本土、跨國、初創三類藥企人力大佬齊聚!花大價錢請來的海歸留不住?

三大論壇,本土醫藥企業人力資源高管與跨國藥企人力資源高管共話創新人力之道。

1

從個體價值到集體智慧

主持人:

中國遠大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人 楊勤

嘉賓:

加科思人力資源總監 李紅梅

先聲藥業幹部部總監 徐芳

輝瑞製藥大中華區高級人力資源總監 張燕燕

一品紅藥業副總經理 楊冬玲

聯邦制藥副總裁 郭丹

Q:創新人才到了企業是孤軍奮戰還是依靠團體智慧?

李紅梅:我認為一定要依靠群體智慧。創新人才對於新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新藥研發時間非常長,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這麼大一件事,包括今天的眼光鎖定的是全球,我們的產品也要對標全球,並不是一個人可以處理完所有的信息,讓公司儘快的獲勝,所以這麼多不確定的情況下,並不是某一個創新人才可以掌握的。

徐芳:在團隊作戰和個人貢獻方面,先聲最開始也是先引進領軍人物,我們期望他把文化目標方面和技術能力全面提升上來,但是發現下面的人跟不上,我們在中間的層面,這個團隊有沒有全方位的打造出來,那個時候特別痛苦糾結,現在還在骨幹中間的位置打造一個強有力的科學家團隊,這樣是科學家團隊運作,包括有本土已經成長起來的,還有海外回來的海歸,這樣把本土的碩士博士帶起來,否則會有非常大的斷層。

此外,通過敏捷的績效管理工具,讓這個團隊協同起來,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和方向,專家貢獻專家的智慧,管理人員就貢獻管理的技能,通過這個抓手慢慢的扭轉,以前是依靠一個大牛解決問題,現在是把更多的力量加入進來,慢慢的局面有一些扭轉。

張燕燕:今年5月,吳曉濱博士跳槽去了百濟神州在朋友圈被刷屏。過去三個月了,靈魂人物離開之後輝瑞的業績還在高速增長。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我們特別鼓勵一線員工能夠把他的智慧提案,這個文化會鼓勵員工更好的把想法提到公司進行後續孵化,而且在四年前我們就不再做績效評估了,我們鼓勵大家試錯不要擔心失敗,所以這是很重要的環節,把創新根植當中,從上至下推動。

楊冬玲:現在醫藥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創新藥的提出等等,對於團隊作戰這一塊大家都形成了非常強的共識,從立項選題到過程的研發,到最後的申報到整個體系的支持,沒有協同就沒有發展,在創新的方面是需要團隊的協同。在現階段,如何讓孤軍奮戰的有靈感有直覺的研發人才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同時貢獻他們的價值,這是非常至關重要的。

郭丹:我認為在個體和團隊在創新活動中發揮得作用來講,當然是團隊創新為主,但是我們一定要重視和建立一個機制和平臺,使得領軍人物以及我們有特點有想法,有技術的人才從中脫穎而出,使得他們成為團隊創新有效的引領者,這是一個平臺意識。

2

國際化創新人才戰略

主持人:

華海藥業集團人力資源總監姜霞

嘉賓:

人福醫藥人力資源副總 蓋松梅

康弘藥業人力資源總監 周思言

貝達藥業人力資源總監 張中

眾生藥業副總裁 尹元源

Q:人福醫藥過去幾年的海外併購額已經超百億了,在企業快速併購過程中,HR在人力資源管理思路上以及創新人才的選拔方面有什麼見解?

蓋松梅:我們多半是把華人科學家動員回來以後再把他的夫人動員回來,現在回來的都是一家在國內,所以這就存在怎麼把他們留住的問題。現在外國專家在前兩年完成了對國內人才的培養已經全部撤回美國,華人科學家留下來了,這個過程是困難重重的,這是我想說的。我們在國際化進程中,首先是走出去,把人才引進來。我們在國外的企業立足於當地人才,不會再從國內派過去。

Q:在康弘從化藥轉到生物藥,在創新人才引進和管理方面有什麼經驗?

周思言:一方面我們在尋求全球化戰略,目前康弘在北京跟亦莊政府合作,建立了一個生物醫藥生產基地,將來的銷售市場是海外市場,所以我們從海外引入了一些人才,目前有三位VP分別做兼併購、質量以及生產工藝,他們都是華裔。同時,我們成立了另外一家康弘旗下的公司,招募美國當地的科學家以及醫學臨床和註冊專家,他們又都是美國人,工作地點放在海外,但跟總部之間有非常頻繁的交流合作,這樣確保大家能夠達到一個更優化的產出。

Q:貝達是怎麼考慮創新人才策略的?

張中:第一點,讓這些海歸人才充分了解貝達。另外,我們會考慮到他的後顧之憂,比如給他一些彈性的工作,尤其是研發大咖,不需要天天在國內,一年可能來四次,每次來兩三個禮拜,現在科技很發達,可以遠程交流。這既能夠達到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也能同時滿足他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需要。

Q:眾生現在在轉型的過程中,在人才策略方面有什麼的思考?

尹元源:我們在引入人才這一塊,大多數是以科學家等科研人員為主。我們選才的標準之前也會去美國、日本等這些國家,人才密集地還是分佈在這些地域,現在海歸潮的趨勢非常明顯,引人還是要從人才密集的歐美國家,這個路必須要走。關於留和用,他來,我們能給他創造一個平臺,同時還有一個團隊和能夠回報的激勵機制,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Q:對於人才的保留,大家談的最多的一點是企業文化和機制。企業文化與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結合這方面有什麼好的見解?

蓋松梅:不管是高端人才還是中基層人員,我總結三個字:錢、心和事。我們在使用高端人才時,走了很多彎路,我們現在總結經驗教訓,引進一個科學家來了以後,立馬給他配足團隊。去年引進一個化藥科學家,按照他的要求團隊配了二三十個人,基本符合他的管理風格,按他的來,現在項目推進挺快的。

周思言

:第一,儘量別讓人才糾結,第二別讓人才感到焦慮。

3

外企人才流動

主持人:

北京中外企業人力資源協會秘書長 慄慶森

嘉賓:

拜耳處方藥中國公司人力副總裁 王彤

GSK中國/香港人力資源負責人 王毅

諾和諾德(中國)人力資源和企業交流副總裁 王淑紅

西安楊森人力資源總監 周立平

Q:人才流動的原因是什麼?對藥企業務發展有何影響?

王彤:流動的動因很多,但老闆是人才離開的第一動因。

王毅:藥企的人才流動不一定是壞事,最好不要比行業平均高,同時也要分層看待,很容易被替代的人流失,是正常現象,和行業保持一致就可以。而關鍵領導者流動太高,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至於說人才流動的動因,目前醫藥代表的流動性偏高,主要還是薪酬待遇上的問題。

王淑紅:人才的流動最大的因素是供需關係。她講到,歐美國家跨國藥企的員工學歷、資歷及工作經驗都更豐富,而工資的上漲比較慢,但離職率相對較低,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工資的漲幅大,但離職率特別高,背後的原因是這些地區發展快、對於人才的需求量大,所以人才會流動起來,並不是壞事。

周立平:外企有很多人才找不到合適的職位,但是在本土企業有很多職位找不到好的人才,這是目前的困境。近期一波外企人才流動去到本土生物醫藥的公司,很大原因就是出現了個人成長的瓶頸,他們選擇了另外一個路徑來拓展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

Q:感覺本土藥企相較於外資藥企內部溝通更加不順暢,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王毅:一切都是文化在驅動,民企、國企很多時候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家長制,一個人說了算,雖然你被招去了也給你一個職位,但是你還要琢磨老闆想要什麼,這個信任有點缺失。

而在外企,招一個人,給他一個崗位的描述,他必須按照這個崗位描述100%做出來,他的成功失敗都是由這個決定,這叫問責制,如果我們的責任權力沒有同步下放,這會出很大的問題。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外企的高端人才調到本土企業會非常擔心,因為他不太善於猜測別人,他已經沒有那種去琢磨的心思,你再讓重新發展這方面的能力,他覺得很累,醫藥領域工作本身已經夠挑戰了,我們應該把人和人的關係再簡單化。

明日(9月1日),“融合·協同·共享”2018第十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暨改革開放40年醫藥行業發展成就展將盛達開幕,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未能到會的,可關注E藥經理人微信公眾號(ID:eyjlr2013)報道或下載APP“微解藥”觀看現場直播。

會場介紹

會場

9月1日~9月2日

第十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

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

住宿酒店

北京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北京市懷柔區雁棲湖雁水路甲18號

法官進修學院:北京市懷柔區雁棲湖雁水路9號

中建雁棲湖景酒店:北京市懷柔區雁棲湖雁秀路1號

天氣信息

簽到時間

8月31日 8:00-22:00

(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法官進修學院、中建雁棲湖)

9月1日 07:30-14:00(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

9月2日 07:30-14:00(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

交通信息

北京市區與會場往返班車安排

班車乘坐地點:【雍和宮橋北側金鼎軒餐廳(地壇店)門口】雍和宮地鐵站A出口,向北100米,馬路對面,金鼎軒餐廳(地壇店)門口。

如何到達班車乘坐點?

首都機場與會場往返班車安排

【首都機場T3航站樓到達層大廳“九龍壁”】T3航站樓到達層大廳B出口對面“九龍壁”壁畫前,請留意現場接機牌。

【首都機場T2航站樓出發層大廳12號門內】T2航站樓出發層大廳12號門內,請留意現場接機牌。

如何到達T2航站樓班車乘坐點?

北京南站與會場往返班車安排

班車乘坐地點:【北京南站南廣場向南200米輔路】北京南站南廣場向南200米,洋橋南濱河路與北京南站路交界處輔路(涼水河河邊),請留意現場接站牌。

站內集合地點:北京南站到達層6號到達口旁邊,"譚記潮粥館"門口,請留意現場接站牌。

如何到達班車乘坐點?

會場與酒店往返擺渡車

(實際發車時間以現場通知為準)

1、日出東方凱賓斯酒店擺渡車

2、法官進修學院擺渡車

3、中建雁棲湖景酒店擺渡車

4、法官進修學院→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之間距離約1公里,步行約10分鐘,沿途可欣賞雁棲湖的優美景色。

其他說明

1. 外地來京參會嘉賓可以參照上述班車時間訂票以接駁交通。

2. 接駁車輛均準時發車,請安排好出行時間。

3. 實際發車時間請以微信最終通知為準。

聯繫人電話

會務聯繫人

李闌珊15110133936

崔運18610041558

酒店

聯繫人

馬俊傑18201153228(日出東方酒店)

楊帆13488872738(法官進修學院)

趙潔13581967873(中建雁棲湖)

車輛聯繫人

徐雷18811652031

不要等待

點擊“閱讀原文”,登錄官方網站,即可報名

注: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會員單位,可享受每單位1名免費參會名額(免收會務費、會議資料費,交通、住宿費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