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的名字,原来是“猫熊”


大熊猫属于熊科,而不是猫科,栖息在人迹罕见的高山密林,鲜为人知,大熊猫仅产于中国的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


它身休肥胖、长约1.5 米,四肢粗壮,头大颈粗,眼小尾短,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他部分为白色。性孤独,常生活在高山峻岭,喜食箭竹等竹类植物。春交配,秋产仔,每产1- 2 仔。
1896年,一位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甫在四川省宝兴县获得熊猫的毛皮。喜出望外,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鉴定为新物种。当时用通行的拉丁文为其定了学名,意思是似猫足兽的熊,中文就译名为“猫熊”
20 世纪40 年代在重庆北碚首次展出熊猫标本时,说明牌上写拉丁文学名,为了和外文书写方式保持一致,就从左到右注上“猫熊”,当时中文均是直书,从右至左认读,于是观众就误读为熊猫,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被中国封为“国宝”,可爱、顽皮的它get到你了吗?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被中国封为“国宝”,可爱、顽皮的它get到你了吗?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被中国封为“国宝”,可爱、顽皮的它get到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