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最明白最美的風景並非遠處

1

著名作家韓少功對當下人們的幸福狀態作出如下精闢的闡釋:“做聲不幸福,不做聲也不幸福;成家不幸福,不成家也不幸福;這種瀑布現象使人類成了所有動物中最不快活的,是最進步,也是最慘兮兮的。”

著名作家韓少功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危言聳聽,卻的確是當下人類的寫照。對於他們而言,幸福似乎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他們要麼只能看到和羨慕別人的幸福,要麼覺得自己的幸福是實現某個目標之後。總而言之,幸福總是在遠處,在別處。

當問到很多人所真正向往的生活時,常聽到這樣的回答:在山林裡有一所房子,一個院子,種點菜,養只狗,悠哉悠哉,樂不思蜀。或者遠離城市,有愛人和孩子過平靜富足的生活,或者直接回答,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更多的人雖然內心不一定有明確的渴望,但可能也會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更美好更富足的生活是在以後的某一個時候、某一個階段。譬如等結婚之後,等擁有一輛好的汽車之後,等去度一次愉快的假期之後,等退休以後,他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完美。這樣想的確使我們在工作中更有動力,我們會十幾個小時拼命工作,但事實上,等到所有目標和願望達成之後,幸福並未如期而至。

正是因為認為幸福在遠處,我們凡事總希望放一放,擱一擱,等一等,總是說等有錢了、不忙了、有房了、升職了……然後再怎麼樣怎麼樣,總之覺得幸福的時機,是在等待之後的下一次。也正因為認為幸福在遠處,於是我們步履匆匆,像流水線的機器一樣處於快和忙的節奏之中。

古人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牽引我們步履匆匆的就是名和利,以為得到名和利之後,就接近了幸福。殊不知只有名利的生活只是幸福表面的一層亮麗的釉,美麗卻並非幸福的實質。但太多的人為了追求這種“仂幸福”而使自己疲於奔命,讓自己處於忙、盲、茫的狀態,從而失去了自我。

2

知性大樹繪

作家蔣勳這樣解釋“忙”字的意義:“忙”是“心”加“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靈一定會死亡。這樣解釋,雖然另類,卻很有道理。忙碌讓我們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週而復始的日子中失卻了生活的激情和鬥志,很多曾經久違的東西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沉睡,而這些沉睡的東西恰恰是你靈感、力量、幸福的源泉。不知道誰說過,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是一次遠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也許每個人都和我一樣一直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忙忙碌碌窮極畢生,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一個太深刻的命題,讓下面這個寓言故事給我們答案吧。

一隻小老鼠拼命奔跑。烏鴉問它:“小老鼠,你為啥跑得那麼急?歇歇腳吧。”“我不能停,我要看看這條道的盡頭是個啥模樣。”小老鼠回答,繼續奔跑著。一會兒,烏龜問它:“你為啥跑得這麼急?曬曬太陽吧。”小老鼠依舊回答,“不行,我急著去路的盡頭,看看那裡是啥模樣。”一路上,問答反覆。小老鼠從來沒有停歇過,一心想到達終點。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盡頭的一棵大樹樁,停下來。“原來路的盡頭就是這棵樹樁!”小老鼠喟嘆道。更令它懊喪的是,它發現此時的自己已經老邁:“早知這樣,好好享受那沿途的風景,該多美啊……”

生活在快節奏中的我們,正像小老鼠奔跑一樣:為了不遲到,我們步履匆匆;為了趕時間,我們在快餐店裡狼吞虎嚥;為了不錯過客戶和老闆的召喚,我們讓手機24小時開著;為了工作,我們把兒女情懷拋在一邊;我們忘了給自己放個假,重新找到那個快樂與充滿活力的自己;忘記了自己來時的路,忘了自己究竟為什麼而活……

我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腦海裡只有“快一點,再快一點”的概念。所謂的幸福和快樂就這樣被忙碌的生活吞噬了。就像有位哲人說的一樣:“人性最可憐的就是:我們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人生就是一次無法回頭的旅行,我們一路走來,從蹣跚學步到老態龍鍾,匆匆的出門,匆匆的乘車,匆匆的走路,匆匆的迴歸……這樣的旅行是不是太過乏味、太過辛苦?我們只是把目光投向遠方,把天邊虛無縹緲的白雲當作嚮往,卻忽略了身邊的小草、溪流和大好山川。我們常以為幸福在遠處,其實它近在咫尺,只是我們缺乏發現的眼睛。

3。

傳說中有一種象徵幸福的青鳥,據說每一個見過這種鳥兒的人都會得到幸福。

有一個小男孩,當他聽到這個傳說時,心中充滿了嚮往。小男孩一天天長大了,尋找青鳥的念頭也愈來愈強烈。

終於有一天,他離開家鄉,為夢中的幸福出發了。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能見到青鳥的地方。

當一位老人指著一隻極不起眼的小鳥對他說“這就是你要找的鳥兒”時,這個年輕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自己的家鄉就有這種鳥,他每天都能看到它!

原來幸福就在我們身邊,而很多人卻兀自睜著一刻都無法閒暇的雙眼,對此視而不見。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它道出了當下人們活得患得患失的根本原因

知性大樹繪

有一天,城郊的寺廟裡來了一位很富態的中年婦人。她說自己最近老是失眠,無論面對多麼鮮美的飯菜都沒胃口,渾身乏力,懶得動,做什麼事都沒有激情,很想了卻塵緣,遁入佛門……

方丈是個懂得醫術之人,他聽那位婦人描述完後,便說:“不忙,待老衲先給施主把把脈如何?”婦人點頭應允。

切完脈,觀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施主只是心中有太多的苦惱事,體有虛火,並無大礙。”頓了一下,方丈又接著說:“只是施主心中藏著太多煩惱而已。”

中年婦女被說中了心事,不禁暗歎神奇,便把心中所有事情逐一向方丈說明。

方丈很隨意地跟她聊著:“你家相公與施主感情如何?”

婦人臉上有了笑容,說:“感情很好,耳鬢廝磨十幾年從未紅過臉。”

方丈又問:“施主膝下有無子女?”

婦人眼裡閃出光彩,說:“一個兒子,很聰明,也很懂事。”

方丈又問:“家裡的生意不好嗎?”

婦人趕忙搖頭說:“很好,家裡的生活算得上是鎮上的富人家了……”說完後,中年婦人忽然醒悟,連連拜謝,高興的回家去了。因為她發現,她還擁有這麼多的幸福,和這些比起來,她的那點煩惱簡直不算什麼!

仔細想想,很多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像故事的婦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常常自尋煩惱,悽聲追問“幸福在哪裡?”殊不知幸福從來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也並非高深莫測的東西,它就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它可以是一個微笑,也可以是一頓豐盛的晚餐,還可以是每個夜晚香甜的睡眠……一切幸福都握在你手中。

很多人常常埋怨生活對其不公平,置自己的心情常常於懊惱之中,總是想著有一天會怎麼樣怎麼樣,但這一天卻永遠可望不可及。我們應當把每天都當作美景,用欣賞的眼光去生活。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失美好的景緻,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如果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境,則一切都成了被自己觀賞的風景,我們要學會做一個喜歡欣賞、會欣賞風景的人。幸福是一段旅程,不是終點;因此用心去工作吧,就像你不需要錢;大膽去愛吧,就像你從未被傷害過;縱情舞蹈吧,就像沒有人觀望……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很久很久以前的傳說百家號:心思路(知性大樹)點贊是種美德,評論更是一種善舉。讀者的支持,是我堅持下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