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墨法的独特魅力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体现,它真正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而一幅成功的山水作品不仅是山水技法、章法等一系列组成的,其中更重要的是墨法的运用,墨法的运用也是一门艺术,一幅山水作品中可以说墨的运用至关重要。

谈墨法离不开水。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墨分五彩”,讲的是墨有焦、浓、重、淡、轻,又有枯、干、渴、润、湿的用墨用水程度和轻重的区分。

破墨法:破墨法中分为浓破淡、淡破浓两种表现形式。破墨法是以不同水量、不同墨色,分先后相重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必须趋湿进行,达到互破的目的。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相互渗透,纯为自然流动而无雕琢之气,有一种丰富、华滋、自然的美感。

水润墨涨法:水润墨涨是我现代著名画家邱汉桥先生创造的国画山水技法。水润墨涨就是水和墨的高度概括。水与墨本无形,但它确又承载着有形的使命、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又传导着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它可让无形变有形,即“无”中生“妙有”之玄。邱汉桥的每幅作品都有水的灵动、水的滋润、水的气运、水的晕光,从而使他的作品磅礴、宁静、幽远,具天成之美

积墨法:是一种由淡到浓,反复交错,层层相叠的方法。积墨可湿积也可干积。湿积易显墨韵,干积易见墨骨。能做到积染千层,仍然元气淋漓为佳。

焦墨法:焦者枯干也。用笔枯干滞涩凝重,极富表现力。焦墨运行中速度缓慢,故而老辣苍茫,但焦墨不宜多用,与湿笔对比使用方显焦墨的意韵。

宿墨法:顾名思义即时隔一日或数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脱胶墨韵用墨法。宿墨法在现代人物写生常常使用,宿墨在宣纸上的渗化比新墨渗化多了一种笔墨意味,具有空灵、简淡的美感。

冲墨法:当第一遍所绘之墨尚未干透时,用清水冲洗,使之产生墨块中间淡化,用笔边缘明确的效果。偶尔用此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