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划分为2市2区7县的3线城市,享有“北方运河之都”之称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08.19万人。

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济宁市11县市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和境内的京杭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孟庙、孟府、水泊梁山、微山湖、宝相寺、峄山、少昊陵等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四座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等高校,以及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历史沿革

​夏朝,境内设任国,也称“仍国”。[1]

商朝,境内除任国外,还有奄、厥、卞明等封国。其中,奄曾为商王南庚的都城。盘庚迁都于殷后,奄为商属国。

西周,境内有任、厥、邾、极、茅、鲁国。其中,鲁乃为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奄的封国。

东周,境内的任国,春秋时属鲁,战国时属宋又属齐。鲁国于公元前249年为楚所灭。此时,境内的封国还有茅、极、邹、方与、胡陵等。

秦朝,废任国,置任城县、亢父县,属薛郡。曲阜还设有鲁郡。

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属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济东国改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改为东平国。

东汉,境仍属东平国。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析东平国置任城国(微山县鲁桥镇)。此外,还有鲁国。

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任城国改为任城郡(微山县鲁桥镇)。境内还置有山阳郡、鲁郡。

西晋,境内置南平阳侯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又复为任城国。此外,境内还置有高平国、鲁国。

东晋,境内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所据,曾置有任城郡、鲁郡、高平郡。

南北朝,境内仍置高平郡。宋永初元年(420年),任城并入亢父县,属高平郡。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复置任城郡。

隋朝,境内先后置有高平郡、鲁郡。

唐朝,境内设鲁郡,后又改为济州、又为济阳郡、泰宁军。

宋朝,境内仍置济阳郡、济州。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境内的兖州升袭庆府。

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原以巨野为治所的济州迁往境内的任城。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境内的济州升济宁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内设济宁路,置总管府,领3州7县(州又领9县)。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仍治任城,领3州12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改府为州,只领3县。同时,兖州升兖州府,驻滋阳县,领27州县。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济宁州升为直隶州,领3县。雍正八年(1730年)改为散州,不领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升为直隶州,仍领3县。当时的兖州府,辖10县;它和济宁直隶州同属兖沂曹济道。

中华民国, 1912年废济宁直隶州。

1913年1月,设岱南道。

1914年6月,设济宁道,辖25县。

新中国,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进驻济宁,以城区和近郊设立济宁市。同年9月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7月14日,山东兵团再次收复济宁,济宁第二次解放,仍称济宁市。同年8月划归山东省,属鲁中南行署。

1950年5月,济宁市降为县级市,改属滕县专区。1953年,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专署驻地济宁市。

1954年10月,济宁市曾改为省辖市,由济宁专署督导。但不久,又改为县级市,仍为专署驻地。

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为济宁地区。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济宁市升为地级市;撤销济宁县,将其辖区并入济宁市。济宁地区的兖州、曲阜、邹县、嘉祥、金乡、鱼台、微山等7个县划归济宁市;原济宁地区的汶上、泗水2县划归泰安地区。

1985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将原泰安地区的汶上县、泗水县划归济宁市管辖。1989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菏泽地区的梁山县划归济宁市管辖。1992年3月1日,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1992年10月4日,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1993年12月14日,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济宁市总人口7740281人,其中:市中区400978人,任城区649544人,微山县645728人,鱼台县426172人,金乡县602555人,嘉样县761086人,汶上县702095人,泗水县552028人,粱山县675392人,曲阜市625313人,兖州市598387人,邹城市1101003人。

2002年12月31日末,全市共有18个街道、96个镇、39个乡。2003年3月19日,经济宁市政府同意,高新区柳行街道办事处黄庄村、江庄村、苏东村、苏西村、杨楼村划归洸河街道办事处管理。

济宁市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22个街道、94个镇、39个乡。共244个居委会、6438个村委会,8345个自然村。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总人口8023035人。其中:任城区的柳行街道、兖州市的王因镇、黄屯镇和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洸河街道现由济宁高新区管理;曲阜市的陵城镇、小雪镇、息陬乡现由济宁市曲阜新区管理。(根据“济宁地名网”资料整理。估计为2004年统计数据)

2008年,将济宁市市中区金城街道办事处划归任城区管辖,将任城区安居镇划归市中区管辖。此次区划调整,确定市中区和任城区的区划界线是,原则上以洸河路为界,东起琵琶山路,沿洸河路西行至环城西路,沿金城街道与古槐街道边界及金城街道与济阳街道边界至太白楼西路西行至梁济运河。此线以南划归市中区,此线以北划归任城区。(1)市中区的管辖范围是,在保留古槐、阜桥、越河、济阳、观音阁、南苑6个街道的基础上,将仙营街道洸河路以南6个社区(新刘庄、刘庄、菜市、红星新村、蒋林、后铺)并入阜桥街道。将金城街道太白楼西路以南部分划归济阳街道。将任城区南张镇太白楼西路以南的后营村划归济阳街道。将任城区的安居镇整建制划归市中区。(2)任城区的管辖范围是,在保留原石桥、接庄、南张、长沟、二十里铺、李营6个镇的基础上,将金城街道太白楼西路以北部分划归任城区管辖,保留金城街道建制。将仙营街道洸河路以北5个社区(南戴庄、谢营、秦庄、仙营、东红庙)划归任城区管辖,仍保留仙营街道建制。将安居镇、喻屯镇、唐口镇整建制划归市中区,南张镇太白楼西路以南的后营村划归市中区济阳街道办事处,三贾街道办事处整建制并入接庄镇,与任城经济开发区合为一体。(3)为了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并有利于运河沿岸的综合开发,将任城区的唐口镇、喻屯镇整建制划归市中区管理。(4)调整后,市中区总面积379平方千米,总人口52万人,辖6个街道和3个镇;任城区总面积41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4万人,辖2个街道和6个镇,317个行政村(居委会)。由高新区管理的柳行、洸河街道及由北湖旅游度假区管理的许庄街道在行政版图上归任城区。

2011年末,全市共有41个街道、95个镇、20个乡。

2013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宁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115号)同意:一、撤销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济宁市任城区,以原市中区、任城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任城区的行政区域。新设任城区人民政府驻阜桥街道太白中路4号。二、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以原兖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兖州区的行政区域。兖州区人民政府驻龙桥街道九州中路99号。【11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济宁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鲁政字[2013]226号)】

根据国务院《批复》和省政府《通知》精神,济宁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合并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任城区;撤销兖州市,设立兖州区;扩大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管理范围,将任城区接庄街道划归济宁高新区管理,将任城区石桥镇划归太白湖新区管理;在西部设立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贸物流园区。通过这次区划调整,济宁市区行政区域面积由884平方千米拓展到1534平方千米,人口由113.8万人增加到177.5万人。新的任城区管辖面积624平方千米、人口86.7万人,兖州区管辖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52万人,高新区管理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28.2万人,太白湖新区管理面积119.7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贸物流园区管理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1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