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馆藏元青花的典型发色图

一些馆藏元青花的典型发色图(子夜)

中国的钴矿都是高锰低铁,至少从现在往上推,已经知道的青花器国产料全部是高锰,没有高铁。这是上海硅酸盐所以及文物研究界的公认的成果。

而已经知道的苏莱马尼青花器,全部是高铁低锰,中国不产这种钴矿。

以上是基本事实。是我们讨论的出发点。

我们对伊朗的考察成果表明,伊朗钴矿就是苏莱玛尼。

苏料的成分是混生的,含有大量无法渗入的原生的微量元素。

这种质,决定了烧成后的特殊发色与表现方式。有美丽的水墨画一样的效果。极为自然。

这是特殊的质的外在的表现,不是可以人造的-----人工无法复制大自然的天成的结构。人工只能复制人工品。

任何一个物理化学专科毕业生都可以告诉你这个常识。

质及其外在表现方式,就是看问题的一个关键。

不同的质有不用的外在表现方式,人工化工料就有人工料的表现方式-僵死,灰暗,漂浮,不正。

加上微观成分检测,鉴定的结果就十分靠谱了。

各位朋友,我透露一个技术秘密----伊朗钴矿的微量成分达到小数点后几十位,其中一些成分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这种矿烧成后的呈相,非常特殊,就是我们说说的苏莱马尼的特殊发色。

不可仿,无从仿,景德镇匠人更做不到。用各种矿料拌一拌----胡扯蛋!

说苏莱马尼能仿的,是砸家最新的谣言!它无法欺骗手上有原矿的人。而我们有原矿的藏家就要用第一手的资料粉碎他们的诡计。

记住一点---微量砷不能单独存在,1300度烧成后,砷在分子结构中存在--这是可以告诉景德镇仿家的公开的秘密!

倒是破泡之类的做旧非常容易.

我从来没说看青花呈相就能决定一切。

而是说,在鉴定西亚型的问题上,青花呈现了特殊的表现方式,这是我在伊朗博物馆库房里拍了上千张微观图以后得出的结论。

现在以黄云鹏为首的仿家拼命想仿苏料,黄也动足了脑筋,但他做不到。他没有上手馆藏真品的机会去,如他看了,就会放弃这种发明永动机的游戏!

无限微量成分检测-----这是机检的一个正确方向。

还有一个最新技术--某一种元素会随时间而减少,误差只有十年!!正在开始。这需要大投资。

以上两项,都是高科技。

这才是科学。一些与科学不靠边的人,企图用简单技术投机取巧,是不可能成功的。

看出土的特征是基本的认识能力,我一直强调看底部,因为只有底部才是唯一必定接触地球的部分,所以,一定有沁,釉面是不是收沁则千差万别。但这是初学的与验证信息的办法。如果一个人不大量接触出土器,没有对出土器的许多方面的认识,只想用釉面微观来认识是不是真品---这叫瞎子摸象,刻舟求剑。

民间有大量的一手出土器,收藏者都了解真实性。

按道理,只要出土,如机检可靠,收藏者的认识与机检的结论应当是一致的,可是,不!

国博,中科院高能所,还有这位搞微观的刘,还有复旦的,偏偏结论与藏家的看法不一样。我亲自所见,他们对许多藏家的开门见山的藏品,说是新的。

为什么呢?我了解他们离开了所谓的标准,自己不认识东西,没办法断代!

西亚进口料的发色高铁低锰,烧成后现“炸”,这种自然的炸,没有仿品,景德镇仿不出。

人工涂染的效果不是一回事,看不出人工涂染,而高喊什么都能仿的,是别有用心的砸家所为。

谁说“炸”也能仿,请上图看看。

机检一定要,超微量元素是方向。现在机器不够水平,另外没有人系统地把新仿品建立数据库。

苏料是几十种微量元素的合成矿,不可复制。

真正不能公布的是我们手里的一手原矿材料成分分析图!现在我们不想让他们知道。

特别是氧化砷,是不能在单独存在的,容易挥发。而苏料分子结构中中有氧化砷,有氧化砷,1300度烧成后的釉面表现就不一样, 看釉面沁,太简单了!

微量氧化砷,以及其他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微量元素,才是科学解决元青花问题的最后手段。

这需要好的高端设备,不是什么放大镜!

无穷大的微量检测,会把钴矿的产地弄得清清楚楚,合成的化工料是什么东西?!不堪一击。

这才是我们要的科学检测手段,现在我们正在努力。

相关推荐:

132 7249

1170(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