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的水,黄鹂鸟的鸟,哦不,是黄鹂~千元圈铁水黄鹂简评!

剧透结论:这是一条入门价格,流行调音,人声靠前,不求全面但求特色的圈铁耳塞,易推且有折腾的空间,同时它也见证了老人家汲取用户反馈不断完善的过程。

很多人第一问肯定是关于外观的,其实今年一月耳机与杂谈年度盛典时,我就已听过工程机,最早外观设计其实是不透明奶白色,字体是个错版,还带着下划线。后来官图和巡展则是全透明的“真·水黄鹂”。至于为什么最后杯总给到我手里就成了透明棕的,排除是我太污给上了色,跟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一脸黑人问号。

定价1180,又是千元入门档位,这位置从来不缺新品,更不缺所谓“素质全面”“越级吊打”的“慈善神塞”。但水黄鹂给我更多的感觉则是比较本分,除了那个比较皮的官博,其他不论从声音还是设计甚至包装配件的风格,依然还是老人家的一贯作风,当然,圈铁的结构也被进行到底。

水黄鹂作为圈铁耳塞,搭配祖传的10mm动圈单元以及一颗娄氏的动铁单元,与以往单晶铜或无氧铜的线材不同,水黄鹂标配使用了铜银混编线,一定程度上针对这颗动圈单元构成的下盘做了优化。16欧的阻抗加上112dB的灵敏度,使用手机或者千元价位播放器即可驱动,易推性不错,同时仍有潜力可挖。

保持了老人家一贯的调音风格,水黄鹂的人声是比较靠前的,音染或者说温暖的味道虽然不及黑黄鹂那么浓烈,但也比一般使用娄氏单元作动铁的圈铁,棱角更柔和些。但在结象方面,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多数娄氏带来的紧实的线条感,尤其这个凝聚不散、密度顺滑的中频,给人声回放时的感情传递加了不少分。

除了突出的人声,10mm动圈带来的低频也是构成流行调音的主要关键点之一。相比黑黄鹂的低频,同样的量感,但松散有被收紧,稍微变得凝聚了些,听起来鼓皮也没并没那么多冗余的残响,收放自如,干净了不少。搭配上,除了看价格联想到的手机驱动之外,在连续听过手头DP100、乐彼L4以及SP1000的驱动情况后,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黄鹂按千元塞用手机推没啥毛病,但显然潜力没被完全榨干,也不用贵,搭配自家DP100变化就很明显。

最直观的就是低频部分,在接转换头的iPhone X驱动时出现的动铁比动圈相对灵敏的表现,更换到播放器时则不存在,下盘的能量感瞬间提升到“大锤80”,背景音乐里所有的鼓点都变得有力、扎实许多。尤其SP1000驱动下,低频质感极好,饱满且富有弹性,当然这套搭配存在一个槽点,使用SP1000的烧友,可能不太关注千元塞。总的来说水黄鹂圈铁的思路还是以铁为主,用圈来打个辅助,构成并不妖娆的氛围感和低频节奏,重点部分还是由动铁来进行诠释。

音色方面,这颗经过柔化处理的娄氏单元,上盘并没有灰黄鹂那么刺激,感觉有被涂抹的痕迹,弦乐出声后的泛音自然衰减,声场也没有多么巨大,亮度也是比较轻描淡写的,整个中上盘给我的感觉就是不闷不刺。衔接没有明显的脱节,三频能量的分布以中间突出为主,次之是低频,再次是中高,解析素质可以比较清楚的描绘出音乐中所刻画的场景,但庞大场面时还是略显局促。

结论的内容至此也已经解释大半,水黄鹂作为人声突出的流行塞,显然算不上均衡分布,更不能说特别全面,但还是属于比较有特色的定位。适用音乐类型也以抒情人声为主,尤其搭配老人家祖传人声染色,深挖潜力的驱动下会有比较温润的体验,用个手机推也能感受到起码的人声顺滑和密度凝聚。

总的来说,水黄鹂定在千元价位使用手机或者千元前端驱动是可以的,但低频部分仍有潜力值得深挖,如果你不想只把它当一个纯人声塞来玩,那我觉得可以更进一步配个前端。掐指一算,把塞子价格定低,声音再留点潜力,然后好让你再买台DP100,嗯,这个如意算盘打的很响,可惜被我一眼看破

至于老人家对用户反馈的调整,跟饶生本人沟通时,能感受其态度的谦和,以及重视每一条差评的态度。有人觉得黑黄鹂的低频松散不满意,音染浓重不够干脆,于是就有了偏中上的灰黄鹂;当又有人觉得灰黄鹂太刺激时,老人家又跟进调整推出水黄鹂,兼顾低频质量和柔和上盘,价格再减半,外送购买播放器的机会。这么一想我有点期待继续挑刺后,接下来新品能带来怎样的惊喜了……

参考售价:118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