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42集02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看似这个人做的事情很可恨,但是我们深究一下,无非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像我们这样幸运地接受过圣贤教诲。所以对于他的过失,他对我们的种种陷害等,不仅不发怒、不生报复之心,反而能够以德报怨,提起帮助对方的慈悲之心。

其四是观忍。《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想想昨天发生的事,或者更久远以前发生的事,不就是一场梦一样已经过去了吗?

我们面前的一切,也就如肥皂泡一样是短暂不实的、是无常的,甚至连这个生气的我、我生气的这个人,还有所谓的怒气,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想一想,再过七十年之后,我们所发怒的人、发怒的对象,他们都在哪里?可能都归于一抔黄土,都在骨灰盒里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生气的?所以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就没有必要因为执着而让自己生活在怒气不安之中了。

其五是喜忍。就是别人对我们不好,诽谤我们,和我们对立,我们反而很高兴地去接受。为什么?因为他又来给我考试了,他是来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的。如果没有这些人,怎么知道自己的忍辱功夫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所以不仅不生气、不发怒,反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斥责自己的人,因为他助长了自己的定慧。

看我们一般的人,平时都是一团和气,那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是恭敬我们的人、赞叹我们的人、肯定我们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当然是一团和气、满面春风了。当遇到一个不认识我们的人,他指着鼻子骂我们,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还能对他保持微笑,保持耐心,这才体现了一个人真正的修养。

最后是慈忍。我们从因果上明了,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看似这个人做的事情很可恨,但是我们深究一下,无非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像我们这样幸运地接受过圣贤教诲。所以对于他的过失,他对我们的种种陷害等,不仅不发怒、不生报复之心,反而能够以德报怨,提起帮助对方的慈悲之心。这就是更高的层次了。这是讲忍到了一定的程度,连忍这个概念都没有了,就是自然而然地生起慈悲心,而不是对立的心。

第四是让,让就是不居功。为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让?特别是让贤,把这个位子让给贤人呢?就是因为无我,不自私,心念念在公利之上,念念为国家、大众着想。如果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念念为这个团队的发展、前途着想,他一定会把德才兼备的人推举出来,自己让贤于人。

《韩诗外传》上记载着樊姬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楚庄王和朝臣商议国事,谈得很开心、很尽兴,回来晚了。樊姬没有睡觉,还在等候他,看他回来了就问:“今天大王为什么下朝这么晚?”楚庄王说:“我和那些忠贤之士商议国政,很高兴,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时间,所以才回来晚了。”樊姬问:“请问大王,您说的忠贤之士是我们诸侯国内的人,还是其他诸侯国的人?”楚庄王说:“我说的忠贤之士就是沈令尹。”

樊姬一听,禁不住掩口而笑了。庄王问她笑什么?樊姬说:“我能够有幸事奉大王,何尝不想得到您的专宠?但是我还是到处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女子,来辅佐您治理后宫。”因为古代的时候,后宫也像朝廷一样事务很多,只有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也需要很多的女子来共同管理。她说:“现在这些人,地位和我相同的有十个,而地位超过我的有两个。但是自从沈令尹做了令尹之后,从来没有给您推荐过贤德的人,也没有罢黜过不贤德的人,怎么能说他是忠贤之士?”

庄王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改天就把这些话说给了沈令尹。沈令尹一听,马上给楚庄王推荐了孙叔敖。孙叔敖德才兼备,他治理楚国不久,就使庄王成为一代霸主。历史上评价庄王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樊姬的功劳。

为什么樊姬的德行值得称道?就是因为她心中没有自己,她已经达到了无我的境地,全心全意地帮助庄王成就他的事业。只有一个没有私心的人、没有嫉妒心的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第五是谦,一个女子有坤德,就能够和谐家庭,继而成就自己的丈夫,教育好自己的儿女。但是如何让自己拥有这种坤德?它的下手之处就是要养成谦德。

谦卦的卦象是地山谦。平时高山都是在平地之上,但是在谦卦之中,高山宁愿居于平地之下,所以称为地山谦。这个谦卦告诉我们,自己虽然有功、有才能,但是不居功自傲,还处处让着别人,不以才智盖人。

所以做女子的要效法谦卦,学习谦德,万事不敢为人先,不论是在家、在外一切听从父母、丈夫的安排,而没有自己的意见。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并不是说女子什么都不会,她可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但她从不自以为很能干,自己再能干,还是应该不自以为是。这个就是谦德。

第六是卑。中国古人讲男尊女卑。一般人讲到男尊女卑,就认为这是贬低女性,其实是完全误会了古人的意思。我们看天在上,地在下,这就是效仿天地之道,要求我们要“天尊地卑”。男子效法天,像天一样宽广无私,自强不息,统领万物。做女子的要效仿大地,包容万物,承纳万物。她永远处在最低处。并不是处在低处了,就受轻贱,就不重要了,万事万物都依靠大地才得以生长,我们所用的资源也是全来自于大地,所以她更重要。

我们再看这个海,正是因为它低,所以才能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与人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古人教导女子要卑弱的真实含义。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女德教材《女诫》开篇就是讲“卑弱”。一般人看到“卑弱”两个字,就以为女子生来就地位卑微。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古人教女子要效仿大地,效仿地德,永远处在最低处成就万物,但是自己又不居功。做女子的也要这样,有才而不显,有功而不居。

如果女子违背了做女子之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群书治要・申鉴》里面讲道:“以阴乘阳,违天也;以妇凌夫,违人也。违天不祥,违人不义。”“阴”升置于“阳”之上,这是违背天道的;妻子凌驾于丈夫之上,是违背人伦的。

违背天道是不祥之兆,违背人伦是不义之举。其实我们也很容易观察,在我们现代社会凡是女强人的家庭,不可能有幸福的,女子必须有女德,才能够和睦家庭,使家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