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隋末农民起义发祥地,时隔千年依然名扬在外

提起瓦岗寨,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跌宕起伏的农民起义,时隔千年依然让大家津津乐道,那瓦岗寨到底在哪里呢?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河南滑县,一个盛产特色美食“道口烧鸡”,的地方,早已名声在外。那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当地人乐谈的,这就与水泊梁山齐名的隋末农民义军发祥地,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的“瓦岗寨”。瓦岗寨,位于河南滑县南部三十里处的瓦岗寨乡村东。在那里,有一处高出地面3米左右的土台,这就是隋末农民义军发祥地唯一历史遗存“瓦岗军点将台”。目前,很多历史遗存被挖掘展现出来。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205年,鲁定公在瓦地与晋国救兵会师。为纪念,便在一处土岗上用砖瓦建造了一座亭子,俗称“瓦亭”,因“瓦亭’’建在土岗上,此后人们就把此地简称为“瓦岗。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翟让聚众于瓦岗寨,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瓦岗起都是义军的根据地。

瓦岗军创始人翟让,东郡(今河南滑县东南)韦城人,还有同郡人单雄信,济阴郡离狐(今山东菏泽北)徐世勣等人。

以后陆续投奔的主要人物有:辽宁人李密,济阳人王伯当,东掖城人魏征,山东济南人秦琼,山东东阿人程咬金等,成员中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

起初,他们下韦城、占白马、拔濮阳、据黎阳、史郑州、袭商丘、夺金堤......所到之处旗开得胜,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劳苦大众笑逐颜开。逐渐,瓦岗军在汴水所经的荥阳郡(治今河南郑州)和梁郡(治今河南商丘)边界,夺取公私行舟的货物,杀富济贫,也多次击败隋军围剿,这支部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瓦岗军多年的浴血奋战,终始腐朽的隋王朝灰飞烟灭,为唐王朝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忽略。

后来,李密投隋皇泰主,使瓦岗军丧失了反隋的斗争大方向,涣散了斗志。后又率2万义军入关中,向李渊投降。这支在推翻隋炀帝残暴统治中起过决定性作用的瓦岗农民义军,最后分崩离析,彻底瓦解了。

瓦岗寨曾经“威行万里,声震八方”,而如今,瓦岗寨是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很多到豫北,特别是到滑县的客人,无一不想到瓦岗寨看看当年瓦岗军活动的遗址和遗迹。时代的脚步在不停地迈进,而今,瓦岗军起义虽然距离我们已有一千多年的光景了,但人们并不因为它的遥远而淡忘它,却随着大量的书籍、传说、故事、戏剧、电影等媒体的出现,而对它产生更大的热情、更加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