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受今生|李保传:暖心的动漫——国际动漫节走进贵州洪江村

洪江村的孩子们

2018年7月19日,有全球规模第二大之称的第48届美国圣地亚哥动漫展隆重举行,这个展览对动漫迷来说全球瞩目,其影响力已超越了传统的动漫概念。就在同日,另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动漫节——第三届荔波国际儿童在贵州荔波县拉开了帷幕。这届动漫节以“儿童与自然”为主题,征集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的动漫艺术家创作的4500件作品,国内外参会艺术家达30余人。

之所以说这是一届别开生面的动漫节,原因在于从这里你看不到资深的动漫迷和忙碌的动漫展商身影,更多的是以儿童为主体参与、中外艺术家与懵懂的孩子共同创作的互动场面,更为特别的是,节展会场不是安排在专业的会展大厅,而是室外的长廊和大山深处的乡村街道上。

大山深处,处处皆展场,虽有山有村寨,却无内地动漫节同质化发展的“山寨”气象,国内外著名动漫艺术家撕掉“高大上”的动漫标签,破天荒的将动漫节举办在大山深处,形式上突破了狭义的动漫节展概念,在内容上强化了动漫的“传播”功能,艺术家们如同一支文化支教的宣传员,在交流、互动和体验中播撒出新时代的文化种子。

李保传在接受记者采访

一般认为,动漫节是经济相对发达城市才有的会展项目,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动漫只是一个概念,或是一个词汇而已。但随着网络媒体的传播,动漫已经遍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说,“动漫”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早已不再是城市孩子的专属,现实生活中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也可以在电视、电脑、手机等网络媒介上接触体验来自动漫的魅力,唯一不同的是,通过这种近乎“亲民”的动漫节,让他们近距离参与到动漫的创作过程,仅此一点无疑是虚拟世界难以体验到的真实感受。开幕当天,来自国内外的一些旅游者也被这场动漫节所吸引,欣然加入中来,孩子们可以尽情的画画,大人们甚至当地的一些老太太也纷纷拥挤进人群中,与漫画家们合影留念。

动漫节的第二会场设在距离荔波县城30多公里远的洪江村。尚未入村,一幅幅的涂鸦已透过车窗,闯进视野,原本一个普通的乡村因为一幅幅的涂鸦正身体力行的挤身和推进乡村旅游和乡村艺术教育与培训的蜕变之路。

涂鸦艺术在国际上即“偷偷摸摸”又“光明正大”, 在世界范围内的8大涂鸦之城,中国城市却无一疑上榜,因为被“非主流”,涂鸦还不能让更多的中国城市接受,更别说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实际上在伦敦、柏林和巴黎等闻名城市,曾推出了涂鸦之旅的定制旅游项目,发展成为开放的涂鸦公园,尤其是在巴黎还有受政府邀请的“官方涂鸦”的大量作品的涌现。如今,远在西南一隅的洪江山村,竟掩映着数量如此之巨的动漫涂鸦,着实是一个惊喜,而当地村民敢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思维转变才是令在场的所有人大为惊讶的。

洪江村的儿童在墙上涂鸦

文化落后与观念落后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参观交流过程中,笔者才知道当地村委的决议初衷,他们大胆借鉴外地山村的成功经验,邀请了一些知名艺术家入驻,如当代艺术家李向明等,村里提供相关的创作设施,并积极为艺术家们营造追求艺术本真的创作氛围。

当代艺术家李向明

李勇(左)李向明(右)

对于在山区推行这样的文化策略,很多人也许难以理解,正如黔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所提的问题:在山里农村做这样的动漫活动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诚然在国际化语境下,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种,动漫在他们这个年龄也许是最有效而直接的方式之一。这一活动虽不能立竿见影,当这些孩子拿起画笔,与动漫艺术家现场合作作画,近距离观摩接触,无疑会在他们幼小的心底里埋下了一颗创作的种子,打开了一扇探索新世界的窗。其次,艺术家走后,这些作品却长时间的留了下来,村民及孩子们每天在这里经过,这些画作就像无声的教科书在时时的影响着他们,指引着孩子的未来和努力方向。

以面向儿童为主体的动漫节没有成交额的定量也没有参观人数的考量,相比于内地城市的动漫节展来说都是没有绩效可言的,因此,举办这样的动漫节对当地主政者及策划者来说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果敢,且不说时下流行的“动漫+”或“动漫+旅游”社会概念,但对有“地球上的绿宝石”之称的荔波而言,但这样的动漫节恰如一股清流、一缕青风汇入进了大山里的每一个角落,如此动漫,如此“暖心”,何乐而不为?

李保传:

山东临沂人,动漫史料研究专家,策展人,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胡进庆动漫艺术馆发起人,现借调中国动漫博物馆学术研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