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新中式

尋回新中式

北宋

端莊,素雅,歸真

一個令人神往的審美世界

宋畫

虛實相映,韻味無窮

筆墨濃淡之間

便是氣象萬千

宋瓷

線條流暢,簡約典雅

剛柔呼應之外

便是抱朴歸真

宋詩

理趣無窮,禪意遍生

辭藻生情之中

便是北宋韻味

琴棋書畫,茶酒香花

每每念及這八個字

總感受到莊重的儀式感

那是宋人對生命最好的禮讚

也是對文化自信最優雅的註解

前些年,北歐設計大行其道,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歸屬。現代室內風格千篇一律,於是我們家裡掛起了油畫,追求西方簡約輕奢,西方審美價值像重金屬搖滾一樣,嗡嗡嘈雜,充斥著我們的耳目。而精英階層更是俯身低就,迎合低俗價值的認可。要知道,這並不是我們命骨裡的文化信仰,每個國家、民族的建築、裝飾、構造藝術都有自己獨特語言和詩境。我們身在中國,卻遠離中國。漸漸地,我們忘記了本來的面目;慢慢地,我們忘記了端莊、素雅、歸真的模樣……

中國是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國家,從幾千年前的儒家、道家文化開始,我們就追求“和諧”,以“外為儒家,心住莊子”的原則來包容一切文化。客廳掛油畫的時候,應該想想我們還有宋元山水畫;追求西方極簡的時候,應該想想我們明式傢俱的簡約。先人的審美已經領先西方很長一段時間了。當然,我們在溯源文化基因、追求傳統美學的時候,也並非將西方審美拒之門外,只是我們不能丟掉文化內核裡的自信,“古為今中,洋為中用”正是此理。

文化應該是有信仰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內化自己,推陳出新,將傳統審美與當下融合,找回屬於華夏的那份儒雅精緻,也找回我們命骨裡的自信。時下流行的新中式裝修、茶室、民宿就是文化自信的覺醒。然而,很多設計師不能推陳出新,他們並沒有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只得其形,不得其質,他們只是對傳統元素和符號堆砌疊加,絲毫沒有氣韻。少了文化內核的居室,顯得缺乏深度和意境。新中式變成了一副華麗的皮囊,掩蓋著沒有文化信仰的靈魂,人如浮萍,我們心無所安。

新中式的“新”不只是單純形式上的新,它更滲透到文化內涵和各元素的整體和諧。傳統文化和審美價值始終是精神內核,以此為土壤,內化並滋養自我,從當下的生活方式、審美需求出發,讓中式釋放新的活力。我們在進行現代的空間設計時,不僅要吸收全世界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同時也要留下命骨裡的文化內核,那才是區別於西方文化的唯一準繩,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最終歸宿。民國著名學者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美學以端莊、素雅,歸真的特點而接近於禪學,引領著後世潮流。

端莊、典雅、素淨是中國審美區別於西方審美的最大特性。這與中國人的“內斂修身”是相一致的,而西方審美則更具外向性,他們以絢麗、個性為尚,這和他們民族擴張性的本質是相契的。同樣,在顏色的選擇上,中國人從不會選擇很跳的顏色,那是一種博取關注的做法。中國人更多的喜歡清麗淡雅,山青水白,黃鸝翠柳,這和中國人崇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完全吻合,太極圖的陰和陽、虛與實、剛與柔的和諧之美的色彩便是最好的註解。這種顏色以黑、白、灰為主,它與端莊素雅的審美是一脈相承的,簡潔而不庸俗。

尋回文化的自信,讓傳統的儒釋道哲思煥發巨大的活力。梁漱溟先生說中國文化是早熟的文化,現在它進入了停滯期。我們要做的就是回到先賢的審美高度,重新出發,喚醒沉睡已久的文化,汲取營養,化為已用,從深層次上來理解中國傳統美學對設計的影響,打造出帶著文化自信的新中式,尋回生活的精緻和文化的自信,那是華夏本該有的樣子。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眾號:taooli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