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卧谿随笔(郭子绪画语录)(二)

★造型能力不好,等于没有绘画语言。所以,艺术形象必须精粹。

★中国书法史上的怪杰:杨凝式、怀素、徐渭、黄山谷、杨维桢、郑板桥、沈曾植、金冬心。

★中国绘画史上的怪杰:八大山人、徐渭、黄慎、黄宾虹、陈子庄、金冬心。

★音乐中之爵士乐,舞蹈中之霹雳舞,文学中之《聊斋》、《西游记》,皆属怪奇之品。

★疯狂与天才艺术家:怪癖、孤傲、清高、离群索居、不群的性格、个性的高扬。

★艺术的灵感,来自于知识的积累,生活的积累,人生经验的积累。

★坎坷,是成功的动力。坎坷,是对意志的考验。

★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艺术家驾驭技巧、表现激情、最后忘记技巧,化掉激情,向朴实的人类心灵深处挖掘和发展的结果。

★画贵能极。

★艺术价值(雅、俗、高、低)是基于画家笔墨修养、知觉和抽象能力的高低。这是东方艺术精神的核心所在。

★艺术作品的形式,由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

★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艺术大师,往往寂寞于当世而雀嗓于后代。黄宾虹、陈子庄、梵高皆如是。

★真正的艺术杰作,总是在空明清静的心境下创造出来的。书画家修业之本的“线”,即笔墨,是分辨中国书画家素质优劣的首要法器。

★优秀的书法贯穿着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道家美的思想,是自然美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愈自然,愈震撼。

★马蒂斯(野兽派著名画家、大师)深深知道:想走自己的路,孤独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画家库克直言劝告那些毫无感悟的画家:“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通向地狱之路是由那些他并未真挚感受到的画铺起来的。”

★笔墨,在中国书法及中国画中,本身就是语言,就是物象,就是作者的精神和情感表现。其作品中的点画或稚拙、或沉凝、或流畅、或质朴、或秀逸、或清劲、或萧散、或刚或柔、或动或静,都成为作者艺术观念、情感、心性的赤裸地呈现。其形神意象,更不待言。这是中国书法和中国写意画所独有的特征,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由此即可认知,笔墨在中国书法及中国画中,不仅仅是为完成作品所需的技巧、手段,同时也是内容,据此可知笔墨在中国书法及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武当秘法:以静制动,意由心发。

★电影《铁桥三》中说:“会使枪的人,力在枪尖。”按:会用笔的人,力在笔尖。同理。

★陈子庄提出:“因景生意,因意生法。”按,这是在自然景物的诱使和启发下,心生变念而打破成法的创作理念。这有赖于艺术家平素的精神修养、天机的培养,在活泼的心灵飞跃与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是独立思考和独往独来,在虚静和湛寂中,凝神静虑,进行艰苦卓绝地研讨和探究。

★刘旦宅说:“书法是比绘画更伟大的艺术。所有的艺术中,惟有中国书法是真正出自人类内心的艺术。人类不灭,则书法不灭。”

★书写前的“任情恣性”,是创作出具有至性真情的佳作的前提。

★为文、为书、为画,不可不知气息、格调之重要。抱石先生论及中国画的基本精神,言三个字即“文”、“人”、“画”。所谓“人”是指人品、人格、气质、胸襟。所谓“文”是指学问、学养。所谓“画”是指才华、技巧、绘画语言。所谓气息即为此三者通过画面从骨子里透出的感觉。唯气息尚清方可嘉许,其雅俗自不待言。

★陈子庄的山水,妙在小品,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平凡小景传巴山蜀水幽韵,独出心裁,尽皆佳作。黄宾虹的画,最精者皆为册页、小品。八大山人与担当相似之处,是两人都精于山水小品。噫!画不在大小也,在乎精。当今为所谓展览效果,多作大幅乃至巨幅,精品实少之又少,其价值何在?欺人欺世之举,智者不取。人们要欣赏的是有益于人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而非假、大、空的所谓作品。

★黄宾虹堪称画神,其精品高古清雄,幽邃静穆,深不可测。陈子庄可言画仙,童心凝于毫端,真淳发于灵府,其作直指本心,一片天籁圣音。

有没有民族气质,时代品味,鲜明的个性,是决定你是否能成为大书家大画家的根本条件。

★所谓的个人风格,说到底即是笔墨风格。

★王维明确主张:“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按,好在静空素雅,澄明如洗。

★高品位的艺术,都是从作者的情性和品格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而艺术情调和作者人格不相合的作品,终难入其雅赏。

★居不幽,思不至。心不静,思不深。

★禅宗传灯录有一个相当出名的公案,即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親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按。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谓未参悟之时的未知未识阶段,亦即物是物,我是我的分离,各自独立的阶段;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即親见知识,亦即在参悟过程中,主观切入,这是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因而观察均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物皆着我之色彩;第三阶段“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悟后心灵净化、清明澄澈的阶段,亦即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此时方得园融浑化,一片天然,亦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挂无碍的绝对自由境界,是最终自主权的获得。

★ 历史上的董源、范宽、龚贤及当代的黄宾虹、李可染,在绘事上都是运用“黑”的高手,作品中透出的深沉、幽邃,有令人品味无穷的情韵与魅力,它单纯而又丰富充实,均是具有高超笔墨修养的积墨所至。尤以黄宾虹、范华原为最。

★一切曾经进入人们心智与理念的事物,并不比瞬间的直觉更为真实。瞬间的直觉更能引发创作灵感,乃至产生令人震撼的作品。

★书法艺术的境界,由书境、情境、意境三者构成。其书境,即作品中的笔墨之境,其书或沉凝、或雄浑、或稚拙、或清劲、或矫健、或萧散、或灵逸等等,不同的笔墨表现给人的感受是决然不同的。其情境,即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流露,唯真情实感才能感人。昔元好问《雁邱》所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其意境,不仅指作品中的文词之境,更主要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意志、品格、修养、精神气息的综合体现。由此构成作品的境界。

★艺术作品是由人的内心产生的,是精神世界的视觉化,而不是对自然的忠实摹写。

★“异想天开”是人类创造成果的基因。

★要有自信,自信加苦行是成功的保证。

★学贵精不贵博。好书不厌百回读。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主旨同作者的性情相符。

★最单纯、最质朴的东西,往往就是艺术作品中最强有力的东西。

★特殊的生活情趣与特殊的散淡勾染的神遇迹化,是 杰作成就的基因与机缘。

★要在有感而发,是成就杰作的前提。

★见功力,不如见天趣。然见天趣,实功力尤深者。

★所谓大美、高美,必是合于自然的纯朴。

郭子绪,字楠石。1940年生于河北乐亭。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肄业。现任辽宁画院专业创作、教授。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名人书画院副院长。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世界禅佛书画家协会副会长。英国皇家联盟科学院荣誉博士。历任第四、五、六届政协辽宁省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