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仙遊的理由,有這一條就足夠了

最美家鄉河——木蘭溪

圖文:張傑山

有人說,愛上一個人,戀上一座城

愛上一條河,戀上一座城

人們常把黃河比作中華民族的母親,對於莆仙人來說,木蘭溪就是他們心中的黃河。她就像一位絕世佳人,千百年來不離不棄,永遠陪伴在莆仙人的身邊。

她默默地滋養著兩岸的莆仙大地。

她見證了莆仙人繁衍生息、走過那漫長的歷史時空。

木蘭溪也是莆仙人民心中最美的河流。去年12月,木蘭溪登上了首屆中國十大“最美家鄉河”榜單,這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河流!

美麗的木蘭溪,從仙遊西苑鄉的涓涓細流,到莆田三江口的滔滔江水,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已經靜靜淌過千年。

她無怨無悔、川流不息,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厚重的莆仙歷史文化。

她哺育了無數的英雄、名流,包括位列公卿的蔡襄、鄭紀、鄭樵,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教育部長。

明代尚書鄭紀非常熱愛自己家鄉的山山水水,據記載,面對風雨欲來的蜚山和蘭水,他寫下了一首詩:城風吹花去,山雲帶雨來。何須尋海外,此處即蓬萊。

鄭紀也對木蘭溪的秀麗風光情有獨鍾,曾邀友人泛舟木蘭溪之上,揚帆擊揖,吹簫飲酒,並以《泛舟木蘭溪》為題作詩一首:

"白髮投簪愛勝遊,片帆搖漾出沙洲。鳶飛魚躍隨雙棹,雲影天空共一舟。竹几平鋪時勸飲,逢窗半啟漫賡酬。醉歸不覺春山暮,猶載斜陽任水流。"該詩一直流傳至今。

木蘭溪見證了莆陽大地的滄海桑田,也見證了這塊土地從貧窮落後到繁榮昌盛。

悠悠木蘭溪水,她承載著家鄉人民的悲歡離合,也承載著家鄉人民幾百年來的希望和寄託。

如今的木蘭溪已經穿越層層迷霧,褪去了歷史的風塵,變得更加楚楚動人。

行走在芳草與繁花簇擁的岸道,我們聆聽那親切的水流之聲,看著水面盪漾著柔美的波紋,是木蘭溪,她在吟唱著一首美麗的詩篇。

綜合治理、改造木蘭溪,這是幾屆政府的規劃和成果,也凝聚著蘭溪兩岸人民共同的心血。

如今她不再是水患的來源,她是莆仙文明的象徵,是兩岸人民休閒、娛樂的場所。

到蘭溪畔散步、納涼、跳舞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的一種新常態。

漫步蘭溪邊,樹蔭間、石凳上,隨時可見情侶執手而行或促膝交談。

清晨行走在藍天如洗、陽光遍地的木蘭溪棧道,看著兩岸青翠、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色,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金色的陽光在岸道上把溪邊護欄的影子拉長。漫步其間,清新甜美的空氣沁人肺腑。

溪流中悠悠劃過的漁排,還有那溫馨醉人的空氣中瀰漫著芬芳,不知道是花香還是水香?

夜幕降臨,木蘭溪兩岸華燈初上,五彩繽紛的燈光和倒影給城區披上一種夢幻般的色彩。

木蘭溪在仙遊穿城而過,幾座大橋和高樓交相輝映,使縣城的夜景更加迷人。

兩岸的棧道燈火迷離、樹影婆娑,流連其間,會使人忘記了一天的煩惱。

晚間的清風吹皺了水中的倒影,帶著淡淡的花香、就如醇厚的美酒令人陶醉。

燈光把那座古老的宋橋裝飾得富麗堂皇,漁排從橋下穿過,蕩起一片金色的漣漪。

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邊,向美麗的木蘭溪灑下潔白的清輝,面對此景不禁會讓人發出"月是故鄉明"的感慨。

遠處的街燈、近處岸邊盛開的美人蕉,在波光粼粼的溪水中投下五彩斑斕的倒影。

珠光寶氣的仙港大橋,宛如一條戴在佳人身上的項鍊,在夜色下是那麼光彩奪目。

恍惚間,好像在這五彩繽紛的夜色中傳來了這佳人的親切問候,在潺潺流水中隱約聽到她在風中吟唱…

木蘭溪穿過了仙遊縣城,在她的北岸就是聞名遐邇的紫檀街。那裡有一座仿唐代大明宮風格的宏偉建築,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

仙遊已被授於"中國古典工藝傢俱之都"稱號,是全國最大的紅木古典傢俱主產地之一,如今,紅木傢俱產業已成為仙遊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支柱產業。

木蘭溪賦予莆仙人民勤勞與智慧的性格,仙遊的古典工藝產品已經走向世界,行銷全國大江南北。

近幾年為了建設"人和業興、彰文宜居"的美麗仙遊,政府加快了建設木蘭溪防洪生態景觀工程,投入了八億多的建設資金。

他們在修建木蘭溪防洪堤岸的同時,還在兩岸配套建設生態景觀工程。有人行道、自行車道、還有花木、景觀樹、夜景燈光設置。

很多人都在感慨,木蘭溪變得越來越漂亮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休閒活動越來越離不開木蘭溪。

木蘭溪,是莆仙人心中最美的河流,是世世代代、不離不棄、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的絕世佳人!

愛上仙遊愛上你

陳歡歡 - 仙遊旅遊

仙遊

因為有了這樣一條穿城而過的河流

而極具靈氣

城在山水中

山水在城中

愛上仙遊的理由,有這一條就足夠了

△作者簡介:張傑山,福建仙遊人,中學高級教師,喜愛攝影和文學,志在攝影中觀察自然、品味生活、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