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華語神劇,第一集就驚到我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初聽這句話,有點“證明你媽是你媽。”的荒誕。

不過,這句話不荒唐,還擲地有聲。

它出自詩人紀伯倫的詩作《論孩子》。

詩是這樣寫的: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詩中所言,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附屬物,而是一個獨立的、與父母平等的個體。

不過,快100年過去了,很多父母還是沒有get到紀伯倫的點,依然手握孩子的生殺予奪之權。

這種親子關係,其實是很恐怖的。

不信?我們就來看看臺灣的年度神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這應該是臺灣今年最有“分量”的一部電視劇了,被稱為臺灣版的《黑鏡》

《黑鏡》,沒看過,應該也聽過,神劇本劇了。

《黑鏡》聚焦未來科技,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現了科技恐怖的、非人的一面。

而“你的孩子”則聚焦母子關係,以“教育”為切入點,切開親子關係的驚悚面。

這部劇改編自同名書籍,書的副標題是: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原著作者吳曉樂是一名家教老師,她把擔任家教期間,自己目睹聽聞的各種因教育而扭曲的親子故事編寫成書。

書一面世,立即在臺灣引起轟動。

劇集共選了其中的5個故事,分別是《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必須過動》和《孔雀》

從海報可知,5個故事,5種風格。

不過,它們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陰鬱、驚悚、奇幻。

先說《媽媽的遙控器》。

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朱雨辰媽媽的故事。

朱雨辰的媽媽,一個極度疼愛和依附於兒子的母親(鋪子有專篇寫過,這裡不再贅述、感興趣地戳這裡)。

《遙控器》裡也有一個這樣的媽媽,只是她更極端。

她是一位單身母親,兒子小偉正在讀國中三年級。

離婚時,她可以什麼都不要,只要她的兒子。

看這畫面,說出“我只要我的兒子”這句話時,這位媽媽的臉是扭曲、模糊的。

顯然,這是導演的有意為之,因為,這份母愛已經扭曲變形了。

扭曲到何種程度呢?

她要讓小偉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她的人生格言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為了讓小偉繼承這種精神,她每天早上給他榨一杯苦瓜汁,做的菜也是炒苦瓜。

我的天,這樣子,小偉的人生未免也太苦了吧。

從衣食住行來影響兒子,很有用,也很常見。

小偉媽的厲害之處是在於她還有一個黑科技——逆轉時空的遙控器。

這個遙控器的遙控對象就是小偉。

只要小偉做了什麼不如她意的事,她就按下遙控器,讓他一遍遍重新來過,直到做到她滿意為止。

跨越時空的能力,很多人可能都想擁有。

但,如果身不由己的話,這就變成恐怖故事了。

初中,正是愛情萌動的年紀。

小偉也不例外,他戀愛了。

和女友在一起時,小偉開心得連背景色都是彩色的。

然而,兒子早戀,小偉媽怎麼可能會答應呢。

干涉兒子戀情,一般的媽媽最多會打罵一通,讓他和女友分手。

可小偉媽有遙控器,她決定斬草除根。

按鈕一按,時間一下子回到了兒子與女友相識前的那天。

最殘忍的是,小偉的記憶並沒有跟著倒退。

所以,小偉還記得女友,但女友卻完全不認識他了。

小偉的心徹底死了。

他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眷戀,畢竟,這個生命已經不屬於自己。

於是,他選擇了割腕自殺。

然而,在媽媽沒同意之前,他能死得了嗎?

肯定不能。

小偉沒成功,另一個學生茉莉卻成功了。

一晚,她脫掉拖鞋,平靜地從家裡窗戶上跳下去了。

茉莉,是另一個故事《茉莉的最後一天》裡的母愛犧牲者。

前面提到,這部劇有一個強設定就是黑科技。

《遙控器》裡是人生遙控器,而《茉莉》裡則是記憶讀取芯片。

茉莉自殺,她的媽媽想不通女兒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了查明女兒的死因,她使用了記憶讀取芯片,得以進入茉莉的內心世界。

終於,她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女兒的痛苦。

而這些痛苦,都是她造成的

原來,茉莉一直處於媽媽的監控和嫌棄之中。

兩個女兒還小的時候,為了方便照看她們,茉莉媽媽在家裡安裝了監控器。

這也正常。

不過,等女兒長大了,監控器卻依然還在,監控女兒也成為了日常。

呃。。。這就不正常了。

除了監控,媽媽對茉莉的最大傷害來自於毫不掩飾的嫌棄。

茉莉媽媽年輕時是學霸,留美碩士,大學老師。

當初,為了孩子,她辭去工作成為了全職媽媽。

現在,她就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和自己當年一樣優秀。

可是,茉莉姐妹的功課並不是“第一”。

沒出息,廢物、丟臉。。。成為了她們的日常。

教育孩子的措辭,是需要非常謹慎的。

一個不小心,那些脫口而出的“氣話”會烙在孩子的心裡一輩子。

茉莉媽媽就有一句錐心的“口頭禪”:如果沒有生你的話,我現在早就是教授了。

當聽到媽媽說這樣嫌棄和埋怨的話,茉莉的心肯定在滴血。

茉莉有那麼糟嗎?

其實沒有,她長得很漂亮,成績雖不出眾,但也學有所長——小說寫得很不錯。

只不過,媽媽是學醫的,所以文學這種事顯得一無是處。

媽媽用自己的標準來塑造孩子,對孩子來說常常是折磨。

她們自以為的“用心良苦”、“為你好”,“愛”正在把孩子一點點逼上絕路。

看下面這張圖,這份母愛真心實意,卻又是如此恐怖。

這部劇,5個故事都是在譴責教育不當的父母,尤其是媽媽。

不過,我們在譴責、抨擊這些母親的時候,也應該去思考這樣一件事:原本那個可愛的女生是怎麼變成恐怖媽媽的?

變態不是與生俱來的,恐怖媽媽也不是一夜黑化的。

如劇中所寫,恐怖媽媽其實也是受害者。

5個故事中,有幾位媽媽的婚姻並不幸福,或離異、或遭受(冷)暴力。

她們得不到丈夫的愛和關心,雙人床一個人睡。

於是,空虛寂寞冷的她們,渴望從孩子那裡得到些許情感慰藉。

孩子要麼成為丈夫的“替代品”,要麼成為挽回丈夫的工具。

在一位媽媽心裡,只要自己把孩子教得足夠優秀,就能讓出軌丈夫回心轉意。

很顯然,她被破碎的感情衝昏了頭腦,迷失了方向。

當然,不是每一個恐怖媽媽都是離異、遭受婚姻暴力的。

茉莉媽媽就是婚姻和睦,家庭完整的。

她會變得恐怖完全是因為自我價值的定位錯誤。

為了孩子,她放棄了自己的工作。

十幾年來,她感覺自己被綁在家裡,沒有自由,犧牲很大。

這是事實。

不過,她卻沒有看到,她放棄了一切之後得到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她把自我的價值定在事業有成,卻不知道孕育生命是無價的。

而且,為了彌補遺憾,讓孩子去完成自己未竟的事業,更是錯誤的。

讓子女圓自己的夢,只會破碎兩個人的夢。

所以,醒醒吧,還在做夢的恐怖媽媽們。

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你們深愛的孩子。

最後,我想為不那麼恐怖,但依然讓人不喜歡的“話癆”媽媽們說一句。

我想,作為子女,總有嫌媽媽很煩、管得太多的時候。

我也有過,每次我都會對她說,你忙點自己的事吧,不用操心我的。

一開始,我覺得我說的沒錯,各自琢磨自己的事,對兩個人都好。

不過,後來一想,這樣做也不是很恰當。

作為媽媽,時刻想著自己的孩子,不是本能也是習慣了。

從我們呱呱墜地到開始嫌媽媽煩,可不是幾分鐘而是十多年的時間。

十多年的習慣讓人一朝改,用一句笑話就是:你無情、你無恥、你無理取鬧了。

我們拒絕恐怖媽媽,但也不要做無理取鬧的孩子。

做子女不容易,做媽媽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