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让你表达与众不同的思想和情感!

都说摄影是为了表达摄影师内心情感的,所以摄影有摄影的语言,而摄影语法的使用中,就像汉语一样,必须有其自身规律。

我们必须了解 “主题”、“主体"、“陪体”、“环境”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其实是“主题”,主题并不是我们爱好者摄影活动中的对于某种题材的表面叙述,而应该是是摄影师通过摄影的要表述的观点,而主体仅仅是主题的载体而已。

《世界》之一

在一句话中,主题决定了这句话说什么,整体的构图决定了这句话怎么说;主体在一句话中就是主语,陪体就是帮腔的,环境就决定了这句话的修辞和说服力。

因此看来,仅仅突出主体的话,有时候会显得空洞无力,除非你的主体本身就具有直接的说服力。

我们永远不能忽略帮腔者,及表述语气对照片结果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主体,也就是一句话的“主语”将变得冰冷而没有说服力。

主体可以是画面中,最突出最抢眼的视觉中心,但是,真正能够让照片具有感染力的往往是主体所处的环境。

环境包括背景、陪体、前景、后景的色彩及影调关系等。

我给初级班有一节必须的课程,就是感受环境对于照片最终结果的影响。

比如我会随意拿一样东西,比如一张揉皱了的纸团,或是一个踩瘪了的易拉罐,也可以是一个盆景等等,让大家将这些东西当作主体来进行拍摄,懂得寻找合适的环境的学员排出的效果就很有感觉。

(以下为初级班课堂体验图片)。

主体具有怎样的含义,主体的作用是什么,关于主体是有太多话题的,摄影教学必须是让学员体会这样多样性的感受,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有感觉的摄影师。

以下这组照片主体只有一个肥皂泡,但是真正决定每张照片不同的,恰恰是每个肥皂泡不同的环境。

《幻.灭》

拍摄技法中反复强调主体的作用,而不能忽略环境这个最重要元素,因为很多时候,环境比主体还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