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有很多禅诗,虽通篇未明显地谈佛理,但是,作者把自己的禅修体悟用景物描写的方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使得全诗充满禅趣和禅机,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而且禅诗里又怎么会少了花儿呢。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1.《题僧房》

唐朝.王昌龄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朝.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朝.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余钟磬音。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4.《无题》.

宋代诗僧.祖可:

坐见茅斋一叶秋,小山丛桂鸟声幽。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门外春将半,闲花处处开

5.《春日示众》

.宋代高僧.重显禅师

门外春将半,闲花处处开。

山童不用折,幽鸟自衔来。

幽禽忽来藤花落,涧瀑飞声渡石桥

6.《山居诗》

宋末元初高僧.雪岩祖钦禅师,

竟日窗间坐寂寥,岩前稚笋欲齐腰。

幽禽忽来藤花落,涧瀑飞声渡石桥。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7.《晚春》

南宋诗僧.守璋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尽日无言谈,岩花落满衣

8.《寄太虚上人》

明朝.陈献章

太虚石洞居,孤寂少人依。

远客携琴至,逢师乞食归。

一莆青草上,四面白云飞。

尽日无言谈,岩花落满衣。

佛前供花

在佛前以虔诚的心奉上新鲜花束,有许多功德:

1、能使人变得如花朵般的美丽、令人欢喜,吸引众人目光,人缘极佳,对你过目不忘。

2、能使人嗅觉正常。不会有鼻腔的毛病而无法发挥正常嗅觉功能。

3、能使人身体不会有恶臭,闻起来气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纯净。

4、能使人的道德声名远播,如花香气四溢,传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为领导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7、能使人获得很大的财富。

8、能使人出生在较好的来世。

9、能使人很快地完成忏罪的功课,并成就解脱,圆成证悟。

天女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