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男子办敬老院赡养300多位老人,1.3米的他娶个老婆1.6米多高


自小身体患残疾,身高只有1.3米,但他却自立自强,开养老院,娶妻生子,老婆个头比较高,将近1.7米,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非常快乐。养老院里来来去去已300多位老人入住,他还以个人名义出资10000多元资助3名学生的学费。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他看着心爱的妻子辅导着儿子做作业,没读过多少书的“袖珍养老院院长”的他,也会伸着脑袋感爱那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他说,有这么漂亮的妻子,这么聪明的儿子,自己没白活。


生活从来不易,对谁都如此,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群体来说,要面临更多生活的挑战。站在妻子跟前,44岁的他比妻子矮了一大截。在他8个月时得了一场大病,11岁时缀学,16岁时给人家当迎宾,还在福利工厂打过工,最近几年自己开办了一家养老院,回想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他倍感不容易。如今他开办的养老院有300多位老人入住,他本人除了日常工作更是奔走于各类公益活动,他用行动诠释了自己闪亮的人生。
在养老院里,他每天忙前忙后地帮扶着老人。他说,似乎人老了,都是问题,社会的负担、家庭的拖累、抢占道德高地的人……当我们在无关痛痒的讨论时,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都会老,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弱势群体。如歌词所传唱“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有谁还会陪在你身边守护你苍老了身躯和孤单的心灵?他说,自己给了当地老人们了一个暖心的答案:你们还有我。

他坐在自已简单的办公室里,处理着一些日常事务。他说,每天和这么多的老人在一起,“完全感受不到歧视,甚至感觉自己还很高大。”他说,自己的母亲一直都有帮助老年人的习惯,后来收留的老人多起来,干脆自己办了一家敬老院。七年前他从年迈多病的母亲手里接过这家敬老院。最初的三个月,从“不适应”到最后老人们堵在门口不让他走,他也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新角色。
奶奶,快要开饭了,我来帮你洗把脸。因为他和老人们关系处理得好,加上收费合理,如今的敬老院居住着将近50名老人,来来去去也有300多位。68岁的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双腿植入了钢板,走路靠拐杖。即便是这样,他还是会帮着“小院长”做事,他说:“我做的都是自愿的,哪个鸟儿不想飞好窝!”
院子里的南瓜越长越大,他以各种方式保护着其成长。敬老院从成立至今,因为老人的住房问题已经搬迁过3次。很多老人因搬迁返回村里之后,都会打听新院地址,再搬回来。他说,“要是能和公办养老院联系上,接收他们,让我去做事,不拿一分钱都可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个固定的地方,让老人们住下来!”

我们可以说,他用行动服务了社会,赢得了人生。他守护了当地的老人,给他们带来了温暖的迟暮人生,反之,老人信赖和依靠也让他赢得了人生价值的肯定。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远离家乡在外省打拼的工薪阶层,也有家愁和离殇,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工作与尽孝的道路上挣扎着去把握平衡。
一位老人的孩子说,既希望“小院长”这样人变多,说明我们的社会有爱心的人变多了,又希望我们需要的这样的人变少,说明子女更有时间陪伴老人了,养老设施也更加完善了,亲情回归了,我们的转型危机克服了,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效率都上去了。我们都有了比想象的更好的不一样的人生,既可以去创造又可以去守护。
下午,听说有学生来慰问演出,老人们在院子里摆上了轮椅阵。而他,在忙前忙后的照顾着老人,他说很辛苦也很幸福。更多图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请点击关注头条号图说江淮,带给你有温度的视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