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遍整个日本,只为拍下每一个角落的自动贩卖机

在北海道最北端的城市稚内,一个被暴风雪笼罩的夜晚,摄影师Eiji Ohashi在漆黑的风雪夜中寸步难行,这时他发现了远处的光亮,他循着光艰难前行,走近才看清这是街边自动贩卖机的光芒,于是他凭借着一路上自动贩卖机的灯光,最终安全到家。

这个严酷凛冽的夜晚让他难忘,而更加让他无法忘记的,是为他指路的自动贩卖机,于是从这件事,他开始对这些自动贩卖机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长达9年的对自动贩卖机的拍摄。

EijiOhashi独自走遍了日本的整个群岛,他常在夜深人静时拍摄这些自动贩卖机,有喧哗地方的自动贩卖机,而更多的则是那些偏远地方的自动贩卖机,就像是那年他困在风雪中所帮助他的自动贩卖机那样。

在对自动贩卖机的拍摄过程中,他也意识到很多问题。好的方面,一来,即使是人径鲜至的地方,自动贩卖机依然保持得完好,没有人去破坏它们,这至少说明了这个国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高度普及的自动贩卖机也体现了日本社会的便利程度。但他同时意识到那些不太好的问题,也是源于此处。

自动贩卖机作为日本人追求便利性的一种体现,其影响已是深远。在大家都一致追求生活的便利性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一些东西的缺失。现代社会追求“高效率”,追求“有用”,却忽略了享受一些事情的过程。慢节奏有慢节奏的美妙,抛开社会提供的便利性,亲力亲为的事有其过程之中的乐趣。中国有句古话,“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而比追求便利性影响更甚的,是依赖便利性。

当今社会下的人们越发依赖先进科技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并渐渐抛弃、甚至摧毁了一些旧的生活方式。举个例子,近期在国内院线上映了一部叫做《生存家族》的日本电影。

《生存家族》剧照

在电影中,全球停电两年,长期依赖现代生活方式的主人公一家,差点饿死在这场灾难中,而最后活下来的人,都是在农村,靠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活下来的。

由此可见,人们对于便利性的依赖,也使得自身的生计更加受到市场等外在力量的操控。

摄影师Eiji Ohashi拍摄的自动贩卖机,多是在一个孤单空旷的环境中。自动贩卖机独占一隅,茕茕孑立,也像极了每一个孤独的现代人。就连摄影师自己也说,他仿佛已经在机器的形象中看到了更多个人形象,他们的独立性被放大强调,但他们的个性却在同化消失。

我们不难发现,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的自动贩卖机,虽然它们的生产厂家不同、所属品牌各异,但在功能性、外观、规格上都是大同小异的。这是大环境所致,大环境同化的不止是机器,更是每个原本不同的人。个体被这个社会、这套体制操控,时代让他们越发趋同,他们想反抗,但往往用尽全力,也毫无效果。

在我们看来,自动贩卖机仿佛与世无争,只是默默的为人们提供着服务,但这背后,也隐藏了自动贩卖机的现实命运。自动贩卖机的投放者们其实对这些机器是有数据监控的,自动贩卖机们每天日夜不停的工作,但一旦销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被投放者撤走。这种情况,也像极了大多数的工薪族。他们平日努力工作,但如果某项业绩不达标,仍会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摄影师Eiji Ohashi在这9年时间里拍摄这些照片,发现了这些问题,尽到了作为一个摄影师应尽的责任——提出问题,但问题的解决,则远非他能所为。但Eiji Ohashi却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愿景。

他当初决定拍摄这些自动贩卖机,是因为他从这些发光的机器上得到了帮助,得到了温暖,而每一个孤独人,也像这些深夜里孤独的自动贩卖机一样,就算会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但他们每一个人始终会发光,会驱散黑暗,会照亮这个世界。

图片来自摄影师Eiji Ohashi官网:www.sapporo-creation.com

选自Eiji Ohashi作品集《Roadside L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