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集市上这种“非主流”凉皮,5元一碗,每天竟卖出600份


濮阳人对于凉皮的钟爱,在河南是有名的,甚至在很多河南人眼里,濮阳的凉皮名气已经超越原产地陕西。就连作者陕西的朋友来到这里,品尝过濮阳凉皮后也惊讶感叹。可以说濮阳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凉皮。在濮阳,凉皮店是数不清的,但每家都有着自己的风格,没有什么套路。正因为这些没套路风格自成一派的凉皮店做出的“非主流”的凉皮,让人们吃的欲罢不能。


井下,是在濮阳区域内中原油田的一个社区地名,而对于濮阳的吃货们来说,井下除了是油田的一个社区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凉皮。井下凉皮和一机厂凉皮、四公司凉皮、老城凉皮等都是濮阳人津津乐道的地域标志,这些天作者顶着高温,来的井下,探访了这里凉皮的不同之处。
石大姐在井下开凉皮店已经有几十年时间了,对于很多周边人来说,已经习惯吃她家的凉皮了。因为这里地处城乡结合部,不少周边来赶集的农村人也会来店里吃上一碗凉皮在走。每天从早上,凉皮店开始忙碌到晚上,基本上天天是这样。

到了夏天,凉皮更是很多濮阳人离不了美食了,恨不得一天3顿都吃凉皮,这让石大姐家的凉皮店更是忙得很。在凉皮店忙碌的时候,作者发现石大姐家凉皮的不一样之处。
很多来吃凉皮的人,不论是调的凉皮还是裹的凉皮,都会加入这里的一种面,这种面类似于凉面,但是比凉面细,而且吃起来口感更好。大姐告诉作者,这种面是自己家蒸的,配在凉皮里确实更美味,而且让吃的也觉得更实惠。看到凉皮这样的“非主流”搭配,不知道各位网友在别的地方吃过吗?
凉皮店里备着两种辣椒,一种是不辣的,一种是比较辣的,大姐说这是为了适应不同的顾客准备的。各位网友,看着这凉皮上的辣椒,你是不是更有些流口水呢?
凉皮配着特有的凉面是很多来这里吃凉皮的人的标配,好像少了凉面,凉皮缺一些什么似的,包括裹的凉皮里,很多人也会要求加些凉面。拍摄过程中,不到半个小时,作者看到刚刚还冒顶的一盆凉面已经剩不多了。
作者来到凉皮店的时候,大概是10点左右,但是来吃凉皮的人已经排起了队,不是人是打包带回去吃的,有时候一个人就要四五份。石大姐告诉作者,她们家在这里卖凉皮有几十年了,很多都是熟客了,别看井下这个地方离濮阳市区远,但还是有不少人开车来吃的,平时一天大概能卖500到600碗,有时候还会更多。
很多买凉皮的都是从距离不近的地方赶来的,所以为了让凉皮保持原味,大姐家的凉皮店打包的凉皮,汤汁是分开的,这样更便于食客带回家自己调拌。
一张小小的凉皮,在濮阳有着数不清的故事,承载着说不完的美味,它不只是一个濮阳美食的象征,还有在外的濮阳人的一种乡愁的寄托。在濮阳,凉皮没有套路,有着很多这样的“不正经”“非主流”的组合,而这些不同的组合,吃起来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各位网友,你觉得在濮阳吃的最好吃的凉皮是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