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唯一的“龙王庙”,为何建在武陟


嘉应观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3公里处。它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不惜耗资288万两白银仿北京故宫建造的一处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黄河诸河龙王庙,雍正皇帝封其“四渎称宗”。


据《武陟县志》记载:“嘉应观在二铺营村东,雍正初年,以黄河安澜,奉赦建,规模壮丽,有铜牌刻。”康熙末年,黄河四次在武陟境内决口。雍正元年,又决马营口,洪水逼京,淹天津,成清王朝心腹之患。为治黄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总督率兵堵口、修坝,并亲临河防搬石。
嘉应观现存古建筑249间,远远望去,楼阁殿宇鳞次栉比,红墙碧瓦交相辉映,翅檐飞空,雄伟壮观。
走进嘉应观,山门上方刻刻青石横书“敕建嘉应观”大字非常醒目。迎面是嘉应观标志性建筑——御碑亭,亭内置御碑一通。亭两侧有钟鼓楼,后有更衣殿、前殿、中大殿、禹王阁等古建筑。
嘉应观历尽沧桑,在黄河岸边屹立近300年,悄悄守护着咆哮不息的黄河安澜。
御碑底座为河蛟
道教观里房顶上竟镶有“佛”字
园林建筑——花厅是清代官员喝茶乘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