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青藏高原

目錄

會呼吸的布達拉宮

會呼吸的布達拉宮

如果去 西藏 ,絕不可能繞開布達拉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布達拉宮就是 西藏 的代名詞。它生在宗教聖城,長在紅山之上,巍峨佇立,俯視眾生。

它是雪域高原1300年曆史的見證人。

喜歡布達拉宮,可以是出於宗教的虔誠,可以是因為詩人的浪漫,可以是心理學上的人云亦云,亦可僅僅是它獨自散發的那種不可抵擋的純粹的美。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布達拉宮以史詩作詞,以雪域的靈氣為曲,是一首流淌在凡間的天籟,可交響,可獨奏。

布達拉宮以藍天為背景,拿雪山做襯托,依山勢而建立。紅白黃黑四種色彩,鮮明對比,塊狀分佈,錯落有致,和諧恢弘。

站在布達拉宮上,可以俯瞰 拉薩 城。

的時候吃飯,在睡覺的時候睡覺,在洗碗的時候洗碗,在喝茶的時候喝茶。如果在洗碗的時候想過要喝茶,就會敷衍了事、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如果喝茶的時候想過洗碗,就忘了手中的這杯茶,你的“洗碗未來”就把“喝茶現在”給吸走了,你就沒有實實在在地活過。同樣的道理,後悔是對昨天的後悔,憂慮是對未來的憂慮,都是沒有活在當下的緣故。沒有活在當下,是一切不幸福的根本。

生命只在呼吸間,人生就是由無數個剎那累積而成的。如果每一個剎那都在後悔和憂慮,你的生命沒有任何累積,換句話說,你就沒有活過。累積的瞬間越多,你活得就越豐盈。

什麼是佛?佛就是覺悟者。開悟,漸悟,頓悟,覺悟,終至成佛。在《開悟者的微笑》裡,作者寫道:人生的第一個開悟是發現自己的天賦。如果我是魚,深淵便是我的天堂。如果我是鳥,天空才是我的樂園。天堂就是:把自己擺在對的地方。哀莫過於錯認自己的角色:魚自以為自己是鳥,鳥自以為自己是魚。

不知不覺轉了三圈。布達拉宮外圍的轉經筒,都被我撥弄了一遍,一個沒有落下。我停下腳步,再一次凝望布達拉宮,放佛凝望過一個天國。天國就在凡間,紅塵即是彼岸。

不管是天國還是紅塵,首先我要弄清楚我。

我是魚是鳥?

如果我是魚,就只做魚,不再仰望別人的天空。

如果我是鳥,就只做鳥,只在自己的天空翱翔。

會呼吸的布達拉宮

如果去 西藏 ,絕不可能繞開布達拉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布達拉宮就是 西藏 的代名詞。它生在宗教聖城,長在紅山之上,巍峨佇立,俯視眾生。

它是雪域高原1300年曆史的見證人。

喜歡布達拉宮,可以是出於宗教的虔誠,可以是因為詩人的浪漫,可以是心理學上的人云亦云,亦可僅僅是它獨自散發的那種不可抵擋的純粹的美。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布達拉宮以史詩作詞,以雪域的靈氣為曲,是一首流淌在凡間的天籟,可交響,可獨奏。

布達拉宮以藍天為背景,拿雪山做襯托,依山勢而建立。紅白黃黑四種色彩,鮮明對比,塊狀分佈,錯落有致,和諧恢弘。

站在布達拉宮上,可以俯瞰 拉薩 城。

它是世界 上海 拔最高的宮殿,是藏族古典建築藝術的最高峰,是一個裝滿故事的盒子。松贊干布在這裡迎娶嬌妻,五世達賴在這裡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倉央嘉措在這裡留下了雪地的足跡。無數高僧活佛唸經打坐,幾多凡人墨客叩首吟詩。天地靈氣聚於此,萬物精華藏於斯。此生為你夢起夢碎,來世只管花落花開。

夜晚的布達拉宮最美。它靜靜地躺在天地間,如一朵聖潔的蓮花,恬然綻放。這個時候,你會意識到它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在你駐足凝望它時,甚至能感覺到它的一呼一吸。

詩人伊克巴爾說:你一旦能識別出這世界上的美麗,就不再是奴隸。照此說法,夜幕降臨時凝望布達拉宮,是你最自由的時候。

沒有比圍繞布達拉宮轉一圈更能獲得身心的寧靜了。我一邊轉圈,一邊學過信徒們撥弄過轉經筒。

像大昭寺一樣,布達拉宮外面也有磕長頭的虔誠信徒。他們繞寺而行,三步一拜,口誦六字真言,連續不斷。經筒聲和唸咒聲,持續從我耳邊飄過。

藏傳佛教認為,對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語、意三種方式缺一不可。磕長頭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過佛,是為“意”敬。身、語、意三者,在磕長頭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看到這樣美輪美奐的布達拉宮,看到“轉宮”的這些虔誠面孔,心中總會有想哭的衝動。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浸染在濃郁的宗教氛圍裡,在繚繞的青煙中,放佛喚醒了前世的佛緣。

我一邊圍過布達拉宮行走,一邊梳理佛教對我影響最大的三個觀念:因果、無常和當下。

我信因果。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我現在的境遇(果)都是我之前的所作所為(因)導致的,同時,我在現在的處境下的所作所為(因)也會決定我未來的境遇(果)。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種瓜得的是瓜,種豆得的是豆,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生命無常。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變化才是宇宙實相。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這個道理是永遠不變的。生命都會經歷出生、成長、成熟、衰亡的一個過程。現在的你年輕健康、活蹦亂跳,但有一天你會年老色衰、舉步蹣跚。現在的你腰纏萬貫、美女香車,但有一天你可能會流落街頭、窮困潦倒。同時,現在的你就算各方面都不如意,有一天你也可能會萬事順遂、苦盡甘來。這是法則。如果你發現這是法則——這個世界就是被設計成這樣的——那你就不會執著於現在,你會在 成功 時謙卑,在順利時謹慎,在落寞時淡然,在懷疑時堅定。

花落花開,循環往復,一春又一春。

活在當下。我們要保持對當下的覺知。什麼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在吃飯的時候吃飯,在睡覺的時候睡覺,在洗碗的時候洗碗,在喝茶的時候喝茶。如果在洗碗的時候想過要喝茶,就會敷衍了事、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如果喝茶的時候想過洗碗,就忘了手中的這杯茶,你的“洗碗未來”就把“喝茶現在”給吸走了,你就沒有實實在在地活過。同樣的道理,後悔是對昨天的後悔,憂慮是對未來的憂慮,都是沒有活在當下的緣故。沒有活在當下,是一切不幸福的根本。

生命只在呼吸間,人生就是由無數個剎那累積而成的。如果每一個剎那都在後悔和憂慮,你的生命沒有任何累積,換句話說,你就沒有活過。累積的瞬間越多,你活得就越豐盈。

什麼是佛?佛就是覺悟者。開悟,漸悟,頓悟,覺悟,終至成佛。在《開悟者的微笑》裡,作者寫道:人生的第一個開悟是發現自己的天賦。如果我是魚,深淵便是我的天堂。如果我是鳥,天空才是我的樂園。天堂就是:把自己擺在對的地方。哀莫過於錯認自己的角色:魚自以為自己是鳥,鳥自以為自己是魚。

不知不覺轉了三圈。布達拉宮外圍的轉經筒,都被我撥弄了一遍,一個沒有落下。我停下腳步,再一次凝望布達拉宮,放佛凝望過一個天國。天國就在凡間,紅塵即是彼岸。

不管是天國還是紅塵,首先我要弄清楚我。

我是魚是鳥?

如果我是魚,就只做魚,不再仰望別人的天空。

如果我是鳥,就只做鳥,只在自己的天空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