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湯加味治療肩關節疼痛與頭疼醫案

張某,女,47歲,2017年冬季就診,以左肩關節疼痛數月來診,肩關節各向活動輕度受限,其人肩關節疼痛乃數月前在家滑倒摔傷所致,未及時治療,故疼痛遷延至今,給予局部火針及刮痧治療兩次,未見顯效,再次問診發現患者時不時地咳嗽,追詢得之,每年到冬天則咳嗽頻頻,已數年之久,劇烈時咳則小便滴漏而出,其人體偏豐,脾氣緩,語氣溫和,怕冷,且最近數年體型漸漸肥胖,查舌淡紅而現水滑苔,思之外治不效,必是內有隱患,乃出小青龍湯加蘇木療傷,加陳皮調痰溼體。

處與麻黃6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乾薑6克、五味子6克、半夏9克、細辛6克、生甘草6克、蘇木30克、陳皮24克,3貼。複診告之藥後咳嗽加劇之態,此乃寒出欲解也,繼服三貼,肩痛大減,咳嗽亦愈,醫患皆歡顏。

小青龍湯加減治療頭痛案2駱某,女,39歲,2017年冬末春初就診,天氣尚冷,兩側頭痛欲裂來診,頭痛半月餘,每次發作之態頗為猛烈,以至於其人蹲而泣之,幾次相詢中醫能否治癒此疾,其情迫切,問詢得之,其人在菇廠低溫潮溼環境工作每日數小時已數月,後漸生此疾,就診時可查見其人臉部、手指上尚有凍瘡未愈之色斑,舌淡紅苔白膩,咳嗽時發,痰黃,怕冷明顯,頭部尤甚,膚色略白,似有桂枝象,故處小青龍湯去麻黃,加吳茱萸及當歸,乃遵當歸四逆湯意,久寒用吳茱萸,加川芎療頭痛,加制附片散寒溫經止痛,加魚腥草針對黃痰。

處與桂枝12克、白芍12克、生甘草3克、乾薑6克、當歸12克、細辛6克、五味子6克、吳茱萸6克 、法半夏6克、制附子6克、魚腥草10克、川芎9克,3貼。

複診,喜笑顏開,頭痛愈,訴面部痛,咳嗽仍在,此寒溼未淨,仍以小青龍湯加減,患者短時無法改換工作環境,故保留麻黃排寒,黃痰不容易出,去上方中魚腥草改桔梗,兩側頭痛已解故去吳茱萸,附片改制川烏加強溫通止痛之效。

處與麻黃9克、桂枝9克、白芍9克、乾薑9克、細辛7克、五味子7克、法半夏9克、川芎9克、制川烏9克、當歸9克、生甘草5克、桔梗15克,3貼。

按 :

小青龍湯條文: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雖然小青龍條文中並未有提到疼痛二字,但小青龍方乃太陽方,而《傷寒論》條文有云,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呃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所以,理論上小青龍湯應能治療身體諸痛症,而這兩例痛症,均使用小青龍湯加減治療,其使用抓手為病發於冬季,且都兼具寒溼性咳嗽,各自都以某部疼痛為主訴,其病發的季節提示我們不能單純見痛即活血止痛,必先化其寒溼,而後兼顧活血,雙管齊下,方有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