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它一切变得索然无味的笔记本

伴随办公节奏的加快,需要移动办公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对于刚进入职场不久的新人就面临一个问题:该如何换本。曾经大学四年内风骚畅玩各类游戏的游戏本现在早已落魄,不仅要忍受势如尿崩的续航还要承受着不同于常人的重量。这也促使这些人群开始逐步放弃游戏本,性能至上的想法,开始偏向于选择更为轻薄,高续航的笔记本。


宏碁在今年11月发布了一款中低档次的轻薄影音本—宏碁A615,这款笔记本也就是今天评测的主角。至于为什么说感到索然无味,这次直接将进入

将随着螺丝刀的一阵哆嗦,D面17颗螺丝顺势取出,满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掀开了D面的背板,在揭开背板的那一刻,拆机变得索然无味。

看这娇小袖珍的主板和乱中有序的主板飞线,我不禁陷入沉思:这真的是一款拥有全球市场品牌的笔记本内部吗。

细看左侧硬盘仓的位置,虽然预留近三分之一的空间,可这块并没有任何电器元器件,包括一个SATA接口也没有,仅有那如蜘蛛网般的飞线,连接这左侧插口主板。在左上方又有个风扇形状的背板,按照常理这个背板的顶部应该覆盖有风扇,可实际风扇位置设计在右侧,我推测这款笔记本是直接拿老模具强行装上新主板,再设计一个新A面当新机来卖的。正所谓:科技以换壳为本。这个笔记本可谓是将其发挥到极致了。

因为拿到的这款笔记本是256G固态,主板上仅有的一个M2插槽已经插上了一根镁光固态硬盘,想要扩容,先把这256G固态扔了。

因为这个拆机结果过于刺激,所以拆机部分是直接用手机拍摄,画面有些模糊。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评测内容(虽然不见得有人会看到这)

外观介绍

宏碁A615外观上延续了A515翼5系列的外观设计,整体透露着商务范的低调设计。笔记本A面采用铝合金材质,并印刷成采用了藏蓝色,表面并经过金属拉丝处理,在侧面光线的照射下,金属拉丝纹路的凸显,使得金属质感大大提升,并于底部银色长条形装饰带相呼应,观感上更显高档。

而B面依然是质朴的设计,边框也没有采取吸引眼球的窄边框,覆盖玻璃的高颜值设计。略有亮点的则是15.6英寸的IPS雾面屏幕,虽然我个人不建议以IPS和TN屏来判断屏幕素质的高低,但相较于朴素的B面,这个IPS字眼就显得极为亮眼。

而C面是和A面一样采用金属拉丝设计,键盘是轻薄本中常见的短键程键盘,手感嘛,大家都知道,为了做到更薄,牺牲键盘的手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顶部的触摸板采用一体化的设计,触摸板表面紧实,力度均匀,并没有出现某个角落凹陷的问题,宏碁笔记本对品控的要求还是蛮高的,即使这是一款5000不到的笔记本。在C面边缘处和触摸板的边沿处增加了一圈45度倒角边,并让其透露出金属银亮的本色,使得笔记本从侧面查看时会反射出一圈亮银色的腰线,给低调朴素的机身侧面增加一抹亮点,这个边角也是较为锐利的,略微割手。

也许会有人说一体化触摸板的操作体验不好,这点我并不否认,常规一体化触摸板的操作逻辑都是直接鼠标的操作逻辑,使得每次按压右键需要移动至触摸板的右下角,但宏碁的触摸板操作逻辑有所改变,将常用的左右键设置为单指触控和双指触控,这使得操作效率大大提升,也减少因触摸板按压反馈不一造成触摸体验不同这一问题。

这款笔记本最薄处厚2.08cm 最厚处2.45cm(算脚垫),相较于同价位的游戏本而言,笔记本的厚度,重量,便携性大大增强,但和动不动2cm以下的超薄本相比,这个重量就略显厚重,当然这也给笔记本带来了好处,相对丰富的侧面接口。宏碁615右侧配备单个音频接口,两个USB接口和电源接口,左侧一个内存卡插槽,一个支持关机充电的USB3.0接口,一个HDMI接口,一个Type C接口,一个网络接口和一个锁孔。由于采用一字型转轴,使得屏幕开合角度能超过180度,在工作上大开合角度的笔记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D面则是工程塑料,并设计有两个快拆口,一个内存接口,一个是硬盘仓库。令人震惊的是,在硬盘仓下并没有SATA3接口,仅仅设计为一块盖板仅此而已。而在铜管走线的上方配备有大面积的镂空网格,但内侧没有配备防尘网,因为网格缝隙偏大,借助灯光的照射能够直接看到内部的铜管结构,用单根铜管压处理器和显卡,风扇则是宏碁独家的金属叶片的风扇。

硬件规格

作为2017年11月上市的新款笔记本,配置上自然是紧跟“时代潮流”,配备了英特尔最新的8代处理器I5 8250U低压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采用经过优化的14nm KabyLake Refresh新架构,其内部拥有4颗核心,主频最高能达到3.4Ghz。

这个硬件参数是不是十分吸引人,站在性能至上的角度,接下来我就要泼冷水了。I5 8250U默认将TDP限制在15W,虽然主频能够飙到3.4GHz,但当笔记本全速运行起来后,由于给予处理器的功率太低,不足以喂饱这个四个核心,使得四核主频大大降低,甚至只能维持在四核1.6Ghz,性能也是有所降低。

在使用Cinebench R15和国际象棋测试后,Cinebench R15多核取得535cb的成绩。

而进行国际象棋测试,多线程取得每秒的10159千步的成绩,此时对应的频率是四核2.6Ghz 15W。

而这款MX150显卡也有类似处理器限制功率的约束,不过好在宏碁这款笔记本采用的是满血版MX150,TDP设计达到25W,至少性能上不用纠结有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这里直接通过3D Mark进行测试,在Fire Strike和 Fire Strike Extreme这两个等级的测试中分别取得了3237和1612的分数。这个分数对于畅玩最近的大型“单机”游戏来说还是非常吃力,用作轻度影音娱乐还是足够了。

硬盘则是镁光单条256G固态硬盘1100系列,SATA3走线,测速读写能力为496M/s 475M/s。可以说标准SATA3固态硬盘速度。

而内存则是有些特殊了,8G 2400Mhz 的DDR4内存,内部支持内存条支持双通道,但这是采取了4G板载内存加4G内存条的方案,日后进行内存扩展的成本略高,增加内存条会浪费一根4G内存。

测试结果达到4小时23分钟,续航表现中规中矩,符合这个定位笔记本。由于实际使用中并不会出现连续四小时负载运行,所以电脑的实际续航能力会高于这个值,携带笔记本出门,这个续航足够应付轻度使用。

而屏幕则是由京东方生产的,屏幕型号NV156FHM-N42,通过屏库网可以查阅到相关数据:45% NTSC 色域,四面可视角85/85/85/85;亮度250 cd/m²,IPS面板,1080P分辨率。

实际使用红蜘蛛5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如下。

测试后实际屏幕色域为46%NTSC,Delta E平均2.78,其中蓝色偏移最大,Delta E达到8.37。单看屏幕本身的硬件素质而言,很一般,观感上会带有一点点发灰的感觉。对于PS工作者,等对色彩要求较高的用户而言,这款笔记本可以说完全不适合他们。唯一的亮点就是因为采用IPS面板,四面可视角达到85度,使得在不同角度观看屏幕有个相对统一的体验。

烤机测试

接下来对整机进行烤机测试,使用AIDA64和FurMark进行烤机测试,测试环境室温22.6度,电脑连接电源,并选择高性能模式。

首先是正常待机下的温度,处理器温度39摄氏度左右,显卡34摄氏度左右,此刻手托处的温度只能用“冰凉”来形容。

经过25分钟的烤机,处理器温度稳定在81度左右,显卡在80度左右。如果没记错上次测试的Triton700室温更高的情况下,I7标压四核和GTX1060能够稳定在这个温度,哎,有钱确实能够为所欲为。这单根热管果然还是不能良好的压住处理器和显卡同时满载时的功耗,即使处理器是性能最低的一档。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器此时的功率仅有10W左右,四核频率降低至1.6Ghz,处于I5 8250U中的“最低的一档”,而显卡则是保持满频运行。

此时笔记本的C面温度平均仅有30度左右,最高温度集中在顶部的出风口位置约40度。宏碁不愧是“表面温度党”,核心温度达到80度,C面的温度还能稳定在30度左右的,手托处的感觉也是足够凉爽,这点确实值得夸奖。

这个成绩的烤机测试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了,65W的外部电源设计,内部单风扇单热管,这些都是限制散热能力的因素。当然烤机本身的意义是查看机器在满负荷时的运行状况,如果不去运行大型单机游戏,渲染等高负荷操作,只是轻度使用,根本不用担心散热问题。不过这尴尬的定位又有什么意义呢,游戏性能比游戏本弱,便携性也弱于超级本。

这里对“I5 8250U最低的一档”这个概念进行补充说明:这款CPU设计初衷并没有对功率进行限制,不限制供电功率能和I5 7300HQ标压四核处理器对飙,但高性能意味着高发热,需要良好的散热系统才能保证性能,但厂商都是将这款CPU用在影音本,超级本上,由于该类机型散热并不能支持CPU高功率下的负载,所以都会对处理器的功率进行限制,功率大体分为三档10W 15W 20W(双烤时处理器的功率)其中10W是其中最为保守的限制。

宏碁A615整体定位轻度影音,属于万精油系列,配置低于同价位的游戏本,牺牲了性能,却没有给便携性带来足够的提升。其内部贫弱的散热能力也使得硬件性能得不到良好的释放。而其内部主板的设计更是让人绝望,超低的空间利用率,超长的飞线设计,超低的扩展性。

一句话概括,宏碁A615这是一款:影音本的设计,超极本的性能,山寨本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