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看到的下雨时会伴随雷电,但为什么下雪时看不到雷电呢?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夏季,下雨的时候还会伴随着打雷和闪电,但是在冬天下雪的时候,我们几乎看不到打雷呢?首先打雷闪电是大气的放电现象,根据温度越高,微粒的能量越高,微粒运动的速度更快的原理,在水还是液态的时候就意味着此时高空中的其他微粒互相激烈碰撞,能量有相当高,很容易形成电压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打雷闪电。


打雷啊,其实和冰雹、大风、短时强降雨、甚至是龙卷风一样,都是强对流天气。是对流中发展旺盛的那种。雷电一般出现在强对流天气里。比如: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我国夏季午后常出现的对流雨、低纬度大陆东岸常出现的台风雨,它们都常伴有雷电。
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方是位于印尼爪哇岛上的茂物,那里平均每年约有300多个雷雨日,有“世界雷都”之称。强对流天气需要暖湿气流迅速抬升,夏季近地面很容易迅速升温,因而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雷阵雨。冬季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机会少,但有时强冷空气南下,也能使某些地区近地面暖湿空气迅速抬升。

此时,地面气温的高低是次要的,而地面与高空之间的温差很大才是重要的。近地面空气迅速上升,一方面气温急剧下降,易于成云致雨,往往产生暴风雪等,另一方面,迅速上升的空气剧烈摩擦,伴有雷电也是很正常的。其实冬季下雪的时候也会伴随闪电,只不过我们能见到的非常少。
冬天还是真能有雷电的,甚至能在下雪的时候出现,但是,出现的概率不大。往往在比较偏南的地方,温暖偶尔逆袭一下,冷空气的配合下,出现明显的对流升腾,最后出现雷电的情况。夏天的太阳非常灼热,持续不断的高温会把小溪蒸发干把草木烤焦。水汽不断挥发上升变成了冷湿空气,当冷湿空气遇到上升的暖气流时,就会立即变成小水珠也就是平时说的集雨云,而集雨云中水离子是带有电荷的正负相碰就会炸开从而产生雷电
我们常看到的下雨时会伴随雷电,但为什么下雪时看不到雷电呢? 因为水蒸汽上升越多集雨云就越多雷电也就越多。所以,从这个事,我们也看出来,事事无绝对。眼见为实。这个世界,只有严密的逻辑和科学地推理、小心验证,不会欺骗我们,也才能让我们越来越靠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