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震撼世界!湖北这四件宝贝,到底有啥来头?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

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与印度总理莫迪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就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7月12日举行的

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上

又怎么能少了

代表荆楚文化的“国家宝藏”

此次,共有4件

湖北的稀世珍宝

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它们都有啥来头?

曾侯乙的幸福生活

此次展示的4件文物中,3件都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古代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包括:鉴缶、曾侯乙尊盘和鹿角立鹤

曾侯乙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早期,在历史不太出名,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他统治的“曾国”(大致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境内)在史书也没什么记载,只知道它是楚国的国中之国。

不过,这位兄弟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墓葬,1978年,当他的墓葬在随州被发掘出来时,世界都震惊了!这哥们绝对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

鉴缶

会享受的曾侯乙,当然不能少了美酒。不过,他不仅仅是随便喝点酒。在炎炎夏日,他还能喝上冰镇过的酒,因为有“冰箱”。

在曾侯乙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个叫鉴缶的文物,它就是战国时代的“冰箱”。这个青铜鉴缶外面是鉴,里面还藏了一个容器叫缶,鉴与缶之间有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然后缶内装酒,这样酷暑难耐之时,来一杯冰镇酒,怎一个爽字了得!

而在冬天,还可以在鉴和缶之间的空隙装温水,缶内就是暖胃的热酒。既能“制冷”又能“制热”,不得不说,曾侯乙真会玩。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鉴缶的造型还被运用在了开幕式的表演中,让全世界为之震撼。

曾侯乙尊盘

既然说到喝酒,就不能提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另一件超华丽的酒器——曾侯乙尊盘。

这个造型像火锅一样的青铜器具,是个两件套,下面是“盘”(盛水),上面是“尊”(盛酒),可以作为祭祀使用,规格相当高。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奢华,铸造上的高度技巧,有着鬼斧神工之妙。

这个尊盘到底怎么做出来的?现代人用电机、机床等现代技术才成功复制,但一个小部件就做了一个月。古人的智慧让现代人五体投地,不知道当时很有钱的曾侯乙使用这件尊盘时,是怎样一种心境呢。

鹿角立鹤

下面要说的,就是青铜鹿角立鹤,这是一件合鹿角与鹤身于一体的礼器。

据说鹿角立鹤在墓坑中紧贴着主棺存放,占有十分显赫的位置。那曾侯乙把这件物品放进墓葬有何含义?

鹤和鹿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把鹿角插入鹤头,将二者置于一身,可称之为“瑞鹤”,可能反映了曾侯乙成仙升天的思想。

曾有专家撰文指出,从墓葬可以看出,曾侯乙生前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也许,他希望死后升天成仙,继续逍遥快活吧。

如今,“鹿角立鹤”已经成为随州市的城市标志。

"千年不腐"的越王宝剑

说完曾侯乙的幸福生活,下面要出场的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越国国君勾践生活与春秋时期。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吴国打败,国家也被攻占。不过,吴王夫差没有杀死勾践,放了他一条生路。再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勾践卧薪尝胆,灭亡吴国报仇雪耻的故事。

如今,越王已作古,宝剑仍传世。

这把宝剑1965年出土于荆州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时,剑插于黑色漆木剑鞘内,虽深埋于地下2400多年,出鞘时剑身仍寒光闪闪,毫无锈蚀,20余层纸一划而破。此后,它出土的消息,很快震惊全世界,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的工艺之精美无与伦比,集当时各种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于一体。去年热播的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专家认为越王勾践剑保存完好,“千年不腐”是因为材料中不含铅,还与望山一号楚墓中含水的环境有关。而剑身上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是如何制作的,仍是一个谜。

看过越王勾践剑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此剑不过半米多长,为何这么短?

庄子曾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和庶人剑,越王勾践剑当属天子剑,“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颇有点金庸小说里倚天剑屠龙刀的意思。

天子剑不是用来和人斗剑的,自然不需要那么长,更多用于礼仪。

遥想当年,越王勾践吞并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当他手握宝剑,登上诸侯会盟的王座,那种盛况,也许正是后世庄子所言的写照。

这把宝剑为何会在楚国墓中被发现?

有说法认为,当年越国打败吴国,但最终又被楚国所灭,越王勾践剑应该是作为战利品,被收缴到楚国人手中,之后随楚国的贵族一起,被当做陪葬品埋藏于楚墓。不过,真相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

相信在这次

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上

这4样举世闻名的湖北珍宝

会再次震撼世界

让国际友人感受一把

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