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刀》——讲述生命之“道”

第24期(2018年5月)在场微散文优秀奖

授奖辞:李洋的《刀》,通过跌宕传神的故事,在二爷的狩猎人生中富于个性化的细节和意外的结局,呈现了简单而神秘的生命之道。

文/李洋 朗诵/万一

二爷净了手,上了香,点燃纸,虔诚地作了揖。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摊开手掌将刀水平托起,跪在地上,对着神龛三叩首。礼毕,二爷手中的刀似乎更加亮了,二爷的眼睛也更亮了,周围的世界也更亮了。

已经很多年了,每次打猎前,二爷都会这样。

打猎现场,二爷早猫在一个隐秘处,猎狗的叫声越来越近,被猎狗穷追不舍的野猪正在二爷的预设路线上飞奔而来。二爷不慌不忙,再次看了看预想路线,偏过头来细听狗叫声,真的来了!耳畔已经能够听到野猪快速奔跑的脚步声了,猎狗也叫得更加凶猛了。二爷举枪了,一股青烟升起,枪声响了,野猪一声闷哼,倒在了地上。二爷枪法奇准,每次枪响,都会击中猎物,弹无虚发。倒在地上的猎物种类很多,有狐狸,刺猬,麝香,麂子,羚羊,老熊等。

有一次,二爷的枪响了,野猪却没有倒在地上,只是瘸了腿,瘸腿的野猪也是一把寒气逼人的刀,直接冲向了二爷,好在二爷年轻,眨眼睛就骑在了野猪背上,那把备好的刀派上了大用场。几刀下去,野猪软了下来,瘫倒在地。

从此,二爷远近闻名,每次打猎前都会焚香燃纸,对刀表达敬畏和祈愿。青烟缭绕的香,很快就化为灰烬的纸,倒像是提前为猎物送行的。只要二爷携刀带枪出现在了狩猎场,就有猎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那年正月初五,二爷追赶麂子的时候,摔下了山崖,变成了天地的猎物。

彼时,众鸟齐鸣,听不出悲喜。

(责任编辑:李世琼 终校:袁志英 制作:胡君涛 547 字)

获奖感言:

人生如寄,相遇在场微散文,顿觉股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心旷神怡中,总能感觉到在场的每一次律动都如春天的第一缕阳光那么温暖,那么明媚的透过心灵之窗,温柔恬静地洒入我心田。在场的“你我他”给我欣喜,希望,淡然,静好……感谢在场编辑、评委、诵读老师等的辛勤付出,感谢热心读者的支持与欣赏,谢谢!

在场微散文作者参赛主题:如寄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有句:“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善哉行·其一》中也说:“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意思是人生如寄存于世间,多愁何用?让我无法快乐的,是时光过于迅疾。而与老子同时代的另一位思想家老莱子,则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同归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这是道家的看法,认为人生是暂时的,就像一个旅人最终得返回故乡。

的确,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短暂而更值得珍惜。莎士比亚说: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爱因斯坦也说: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最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是对生命的意义的积极阐释,如是,则可以赋予生命的崇高与永恒。

请用你的笔,发现和寻找你所看见的有意义的生命。

作者简介:

李洋,男,汉族,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语文老师。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主播简介:万一,在场主播,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有长期主持与表演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