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父母都在犯的一個錯

陪這個字,人人都認識,有鼻子有耳,眉清目秀的。但它卻是個被誤解最深的字。

很多人覺得,陪很簡單,不就是伴隨左右、呆在身邊麼?裡面那個“立”字,就是陪的動作。原本一個竹子,旁邊又立了一根,這就是“陪”。

我原本也這麼以為。給了我當頭一棒的,是他。

那日恰逢雙喜臨門,為了慶祝他的生日和公司尚未倒閉這兩件喜事,我拿出三個巧克力棒,故作瀟灑地告訴他可以滿足你三個願望。

我見此棒,如見你面。你如不能親自會我,託你母上大人持棒傳命,我也必給你辦到。

他見我如此模樣,竟也變得有些嚴肅起來,鄭重地用雙手把三根巧克力棒接了回去。

然後,在我的注視下,當場就吃了一根。

我在一旁著急了,這孩子不按套路來,正襟危坐地提醒他願望這事。

他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接連把三個巧克力棒都吃完了,隨後對著一臉錯愕的我說:“一、以後要陪我玩貼紙拼圖遊戲,二、以後要陪我去我想去的地方,三、以後每年生日都要滿足我三個願望。

我心裡暗叫不好。老婆忍不住問他:爸媽之前沒陪你玩嗎?沒陪你逛博物館嗎?

小王左中右正告我們:陪我玩是和我一起玩,不是你們在旁邊看,我在一邊自己玩;陪我玩,是陪我去我想去的地方,不是帶我去你們想去的地方。

隨後小嘴一撅,加了句“我小是小,又不是傻”。

這話給了我當頭一棒,還是巧克力味的一棒。

我又仔細看了看“陪”這個字,發現我誤解了它。

“陪”這個字裡,是有個“立”,但重點是還有“耳”和“口”,是要有說有聽。

所以“陪”,不是說“有我在”就行,不是有個“立”就行。

陪的本質,是心的交流,而不是身的靠近。

有句話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不止一兩次看到這種故事,無非是一人稍微做了點什麼,稍微地陪人逛了街看了場電影,稍微地陪孩子逛了一下游樂場,就愛在標題、開頭結尾反覆地說這話,就像沒文化的人喜歡“殤”這個字掛在嘴邊一樣。

但老實講,大部分人用這句話,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因為大部分人的陪,與其說陪伴,倒不如說是陪著。

說陪孩子玩,其實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把小孩丟在一邊,自己玩自己的手機、做自己的事。還硬要自我標榜,說是在陪伴,搞得自己多深情款款。

魚香肉絲裡的魚,不能算是魚。心不在焉的陪,是不能算作陪伴的,不要總想蹭陪伴的熱點。

又或者像我這樣,自己想去博物館,把孩子帶過去,明明是孩子陪著我去,反倒是倒打一耙,自己說陪孩子玩。

90%父母都在犯的一個錯,就是沒搞清楚“陪著”和“陪伴”的區別。

陪著,我們只是一堵牆,孩子面對牆,什麼也看不到,只能吃閉門羹;而陪伴,我們就是一面鏡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對生活的理解和對關係的認知,通過觀察父母,小孩能看到自己。

你就在旁邊玩自己的,還不如買個大北極熊放孩子旁邊。北極熊還比你可愛。所以你看,你以為你在陪,但你其實還不如一隻絨毛玩具。

我們對“陪”的第二層誤解,是覺得“陪”是一件美好的事。

過於美化一件東西,其實容易忽略它的真實,忽略你所應有的付出。

這樣不好。就像過早地向朝氣蓬勃的高中生宣稱“你們上大學後就輕鬆了”,這是不道德的,容易導致他們輕易地被大學給上了。

說到這兒,我們得再好好看看“陪”這個字。把它拆分為“立”“耳”“口”,可以理解他的第一層意思。但它還有第二層意思。

陪字右邊的立和口,其實組合起來是另一個字:“咅”(讀pǒu)。“咅”藏在“陪”字裡,其實大有深意。

“咅”其實是“呸”的意思,表示唾棄。所以,“陪”整個字的意思,其實不是那麼的美好和心甘情願的。

因有三棒之約在先,有段時間我就陪兒子玩了無數次貼紙拼圖的遊戲,又或者給他講“豬八戒愛吃空心菜”的這種故事,騙他多吃蔬菜,這才真切體會到:在家帶娃一天,約莫等於人間一年。

而我的老婆,她比任何人都更愛兒子,卻也會在陪孩子時焦慮和急躁,有時陪完孩子看著鏡子裡頭髮凌亂的自己,一臉懵逼:昨天還是少女,今天怎麼就這樣了?遠方怎麼突然就沒了?

所以,陪其實是一種服務,是一種自我消耗和自我犧牲,我們得承認,骨子裡是有點不太情願的,我們對“陪”這事天生就有一種牴觸的情緒。

承認“咅”是不可拆分的一個整體這沒什麼,承認我們天生不情願也沒什麼,這是人性。

但承認這個,並不是終點。

不情願只是一個起點。陪伴之所以光榮,其實就是知不願意為而為之,其實是我們克服了人性當中的那份不情願,然後伴他左右,和他一起成長。

你不能說勞動是多麼美好的,只能說勞動是光榮的。陪伴也是同一個道理。

那既然陪伴是不願意為的事,為什麼還要為呢?因為這是你為數不多的被需要的時候。

比如說,紫薇曾經埋怨爾康陪她陪得少,爾康撐大鼻孔當場就拉著紫薇出門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要是反過來,爾康直接拉著紫薇一起去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其實這就不算是陪伴。

沒有這種被需要的情感,或者過了這個被需要的時間點,就算一起去看流星雨,從詩詞歌賦聊到“強核力所賦予物質的質量和由希格斯場闡釋的部分的關係”,也是沒有用的。

“你給我再講個故事”,“你陪我玩個遊戲”,當孩子說這些話,其實就是代表,此時此刻,你是被需要的。

而且老實說,這樣被需要的機會並不多。

他三歲需要的東西,十三歲就未必需要了;十三歲需要的東西,二十三歲也未必需要了。

而且會有一天,霜降大地,換了人間,很多事他不再問你,很多事你也幫不上忙,你就不再被需要了。

當爹當媽的過程,其實就是被丟下、被不需要的過程,你目送他漸行漸遠,之後山高水遠,不必追也追不上。

所以,別等到追不上的時候,再後悔曾經那份天真的眼神擺在你的面前,你沒有珍惜。

而且,上天不再給你另一個機會。

所以,飛鶴乳業倡議把每年的5月28日定為寶寶專屬節日——中國寶寶日,為了鼓呼全社會重新審視和反思陪伴成長這個嚴肅的命題;

他們同時發起了“新鮮陪伴1小時”行動:爸爸媽媽每天陪伴一小時,通過三心陪伴:開心陪伴玩鬧,耐心陪伴說話,用心陪伴喝奶,給寶寶高質量的陪伴——你問我資瓷不資瓷,我當然資瓷!

飛鶴之所以做這項公益活動,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在中國,爸爸媽媽隱性陪伴的情況太普遍了,這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寶寶,特別是0-3歲的寶寶,因為不會表達,他們的心理需求更容易被忽視。飛鶴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多的父母認識到什麼才是高質量的陪伴。

56年來,飛鶴一直致力於寶寶的事業、媽媽的事業,在用“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守護寶寶健康的同時,也關注寶寶成長,踐行民族乳企的公益初心和責任使命。

下一代,永遠是我們最值得關注的事情之一。

最讓我觸動的一個場景是:孩子對爸爸說“爸爸,我想變成你的手機”。你看,娃小歸小,但他們不傻。你是不是隱性陪伴,是不是敷衍了事,孩子什麼都知道。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也是我的一篇自省文。在小王左3歲以前不太會說話的時候,我其實也沒能避免這一場90%父母都會犯的錯。

所以你問我今天為什麼發文這麼早,因為我一會兒就要陪兒子坐他一直想坐的摩天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