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花,那是我的思乡之花!

在油菜花黄的季节里,在我的故乡田野,还盛开着另外一种紫色的花,叫紫云英花,农家人给她起了另一个更朴素的名字,叫“红花草”。如果说油菜花是娇贵的美人,那么紫云英就是清纯的少女!

春天里,开满田野大地的紫云英花,是烟雨江南中最寻常的一景。几丝春风吹来,紫云英就会吐出紫色的小花,喜滋滋地把希望向世界绽放。紫云英开花了,淡淡的一层紫雾迷迷朦朦地笼罩着整个田野,覆盖了整个世界。天变紫了,地变紫了,就连飘飞的小雨也变紫了,四周都浸润在一片紫色的花海里。

紫云英是一种越年生的草本植物,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作为第二年早稻的绿肥作物。她根系上的根瘤能起到固氮作用,可以说,紫云英就是一家自然的生态氮肥厂。农谚有云,“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草子好,半年稻。”、“花草窖河泥,稻谷胀破皮。”草子与花草,说的都是红花草。

在寒冷的冬日里,紫云英伸出了细嫩的双手,她以绿色的衣裳盖满整个田野,与寒风同在,与大地同眠。冬日里的紫云英,虽然生长缓慢,却不怕雪压霜欺,顽强生长,在冬日里充满希望的绿色便是来年丰收的征兆。

红花草,除了作为绿肥沤田,还可以用来喂猪。那些在田野里漫无边际生长的红花草,度过了一整个冬天又迎来了春天,结束了它们在田野间的使命。一部分被农家人收刈回来,成为上好的青饲料,把猪栏里的猪喂得油光发亮。另一部分继续留在田间,待一场春雨过后,开出绵延壮阔的花朵,又一场春雨过后,被铁犁连泥土一起深耕过来,覆入泥水之间,沤为优质的绿肥,滋养这一整年水稻的生长。

小时候跟在父母身后,在田间收割晚稻,那时候红花草已经在套种的晚稻株间长成了小苗。我们往返劳作,奔走踩踏,打稻机在红花草的苗上轰然作响,但红花草却不以为意。它们依然会顽强地生长,直到次年清明,长到两尺来高,开满紫色的花,一直延伸到我们视线望不到的地方。

从前的农人,珍惜每一小方土地。他们精耕细作,一年四季周密安排,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各种农作物,让土地得以休养生息。可是现在你再到村庄里去,已经看不见再有人种红花草了。曾经汪洋的红花草,在田野上黯然消失,只有零星几株红花草,不知是何年何月落下的种子,自生自灭,代代相传,孤独地像野草一样长着,让人担心几千年世代相传的农耕文明,会不会在我们这代人失传啊!

思乡,是因为故乡还有我们的亲人,于是我们便想念那山野,那草木。亲人那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行走,一拐弯,是一墙紫色的牵牛,一转身,是一篱白色的木槿,那些花儿开得稠密,而亲人的背影那么飘摇,那么单薄,叫人不忍细想。

紫云英花姿细小,色味淡雅,对人类贡献良多。在我童年最早的记忆里,它是我的初恋之花,到了中年,它就是我的思乡之花。一年一度春风绿,紫云英花开时,贫瘠的田野就装潢得像披上紫霞衣似的靓丽。我愿今生今世的思绪,再也抖不掉这洁馨的紫云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