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大师的书法,都逃不过这一个字!

人之所以能称之为人,是因为人有动物所不具备的复杂情感,喜怒哀乐惧,并且有这五种情绪衍生出来的种种复杂情绪,是人情感的独特之处。动物虽然也有一些情感,但是没有人这么复杂。

有情感,有温度,有人情味,是人所普遍具备的特征。但是艺术家比普通人所更进一步的层次是,他们把情绪变得可看,可观,可感,可触摸。

书法家也是艺术家。

因此,中国上下几千年,出来了无数位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写来写去,其实表达的就是一个字——情。

为情而书,为情而写,我认为这是艺术创作最高的境界。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中国古代官方的修史作品中,例如二十四史作品中,几乎很难看到史家作者写历史人物的情感、心理的。

比方说《史记》,堪称史家典范,“无韵之离骚”。但是其实这里面很少谈及当事人的心理描写,情感宣泄,有的也只是作者司马迁在感慨自己罢了。

其中固然有年代久远,人物不可知的因素在,但是,作为全面记录当时历史人物、历史细节的著作,没有这些心理原因、情感描写,对于人物动机的把握就很难做到了。

所以,唯一的理由便是,古代人情感的宣泄,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而这个途径,就是艺术。

所以,水满自溢,情感蓄积到一定程度不宣泄,人也会受不了。古代封建社会,人是不自由的,处处有压抑,因此有了压抑,就会有其他宣泄的方式,而艺术,可以说就是这样产生的。

比如,中国的诗歌艺术,堪称人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是一个人胸怀和情感的体现。因此,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之一的书法,也是这一情感、情绪的产物。

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总的来讲,有两个方面的东西,一个是情感,一个是技术。技术只要下苦功夫就可以掌握。但是人的情感却需要慢慢成长、慢慢累积才能实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就很高的艺术家年龄都这么大的原因,不到那个年龄,基本上你无法体验到更高次的体验,所以,在艺术表达上就会少很多东西。

古人讲,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就是这个道理。

情与书的关系,是互相不可替代,不可分离的一个关系。有“书”无情,是写字匠写的书法。有“情”无书,是鬼画符,别人看不懂,也不认可。

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虽然颜真卿在写这篇悼文的时候,内心肯定是悲痛如麻的,心如刀绞的,但是他可没有直接胡乱的写几个鬼画符,写几个凌乱的线条来表现他的心情。

他还是按照自己多年以来积累的书法功底,用行书创作了这一篇传诵千古的书法名作。虽然几团凌乱的线条,让人难以辨认的字体确实可以直接、奔放的表达他自己的性情,但是恐怕其艺术性也就没有了。

艺术本来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没有约束,便不是艺术。很多人都在讲,现在我们应该追求自由、追求自己做主,艺术也应该自由。

我认为真正的自由不完全存在。所谓追求自由,是每一个人尊重别人选择的同时,对自己有所约束。

要有自由,就必须要有自律。很多人只看到了自由自在,从没看到自律的存在。他们只会醉心在自由——这一虚妄的假象里面,品尝所谓自由的果实。从来不知道自律是什么,不懂约束、不晓得法度,因此大量的丑书也就出现了。

对自己的放纵,不是自由,也绝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