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看领袖青年的才学,冲天的豪气

​每当读到这首词,总是惊叹折服毛主席当年的才华横溢与远大抱负。这才学,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精于运用的结果。这豪气,源于忧国忧民,立志救国的宏大志向与远大抱负。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艰难险阻,以及最后胜利,是对领袖诗词的最好诠释:不经历"中流击水",不勇于“浪遏飞舟”,如何能问鼎"苍茫大地",主其"沉浮”?


通过诗词,可以看到,青年时的毛主席于诗词创作已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其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句,用字之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力透纸背,响彻时空。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一九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