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丨隐匿在闹市的古娘娘庙,与文殊院一墙之隔,隐藏着一段传说

在成都有一座神奇的道观。成都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在这里点一杯盖碗茶,从早上来了,在这里坐到下午太阳落山,中午就在这里吃非常出名的柴火斋饭。

这个好地方就是成都的姑娘娘庙。

门外茶馆

古娘娘庙茶馆

古娘娘庙斋饭饭票

古娘娘庙位于成都西马道街,与文殊院仅有一墙之隔,是成都市内除了青羊宫外仅存的道教宫观。追寻历史有时候不免陷入虚无,而现实安宁才能给人最真实的慰藉,就像娘娘庙里的半杯清茶,一碗粗斋,半日闲暇,即便虚度,那也是自己的时光。

太上道祖道德天尊

崔娘娘像

大殿右边是崔娘娘像,像前神主牌位上书有大字:“蜀汉北地王妃崔氏娘娘”,仪态非常优雅端庄。大殿外面的院子里放置着一个巨型的香炉方便游人供奉,大殿对面就是玉皇阁,典型的道教建筑,黑瓦木结构。

玉皇阁

说起古娘娘庙,这个道观在创建之初,由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选址修建,并担任宗庙祭祀主祭酒,后由其门生徒众主掌,至晋朝以后,天师道一统四川诸道教宗派。

刘谌像

而且,它原名笨叫广生宫,诸葛亮建造的时候是作为刘备家族的太庙,进行祭祀的作用来使用的。后来蜀国灭亡的时候刘禅(阿斗)下令投降,刘禅的儿子刘谌非常想反抗抵制魏兵的,但是又不得违反父亲刘禅的命令,只好跑来广生宫痛哭流涕,对着祖先诉说衷肠。

刘谌影视形象

刘谌的王妃崔娘娘,看到刘谌如此光景,就和子女在广生宫殉国了。后来刘谌也来到刘备的墓面前自刎殉国,刘禅就被俘虏去魏国乐不思蜀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过的王妃崔娘娘,就把这个广生宫改名为娘娘庙了。后来人们在此供奉崔娘娘,形成了“三月三"送娘娘出嫁”的习俗。

刘禅影视形象

但是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中有不同的记载:

“(景耀六年)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汉晋春秋》曰: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陈寿坐像

陈寿记载的是刘谌先杀了妻子,再杀了孩子,最后自己也自杀殉国了。他感觉他无法去面对他的爷爷刘备,后来大家都被他这事给感动了。晋朝的常璩《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也是这样记载的:北地王谌恚愤,杀妻子而后自杀。

武侯祠刘谌塑像

现在川剧里面还有关于刘谌自刎的戏剧,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川剧高腔传统戏《杀家告庙》别名《刘谌哭庙》、《哭祖庙》。演的是《三国演义》中,魏将邓艾兵临成都,蜀后主刘禅听信谗言,不战请降。其子刘谌见大势已去,欲以死报国,谌妻崔氏自刎,谌杀子女,以人头为祭,哭诉家庙后自刎殉国。”

孙志兴道长

2006年,坚守古娘娘庙道观八十载的孙至兴道长羽化登仙后,古娘娘庙就成了如今民间道教习俗活动的场所。特别是三月三的庙会,是古娘娘庙最隆重最热闹的事情。

庙门口

古娘娘庙外景

一大早清,格外早起的道姑们,在早课之后,便要在坤道大师的领导下,将檀香木雕像的娘娘抱进大红花轿里,在道家法器铜钹、铜铰、唢喇的伴奏下,举行“送娘娘出嫁”。还有一项最热闹最刺激的是“抢童子”。 由坤首大师将木雕小人向人群抛散,抢童子的多是想求子妇女。 抢到童子的毕竟能马上好孕!

抢童子活动

褪去节日的热闹,平时的古娘娘庙,隐匿在闹市之中。一间小庙,半是茶铺,充满了人间烟火,却又诵经之声朗朗,香火不息。坐在外面的大爷婆婆些,打毛衣,嗑瓜子,听经讲道,当然也听俗世中的流行歌,谈邻里家庭中的鸡毛蒜皮。

茶馆

啖一杯清茗,讲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