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打了还是会死?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在生活中照顾宠物的时候,或者外出游玩的时候避免不了的就是被动物抓伤或者咬伤。随着医疗知识的逐渐普及,大家都开始知道狂犬病的严重和狂犬疫苗的重要性,但是这样的疫苗是不是真的能保证我们完全避开狂犬病呢?

近日网上一则新闻,一位女士受到动物咬伤后连续接种了疫苗,却仍然不幸离世。这是不是意味着狂犬疫苗其实没有那么神奇呢?要想揭开谜底,我们先来看看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究竟是什么吧。

狂犬病,是由一种叫做狂犬病毒的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叫做“犬”,但其实这种病毒在犬类、狼类、猫类等肉食动物身上都可以见到。这种病毒对于人、兽都有致病性。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患病后患者(人、兽)多会表现出特殊的恐水症状,伴随还有怕风、怕光,到后期会出现咽肌痉挛甚至全身疼痛性抽搐,最后还会出现瘫痪、死亡。狂犬病整个疾病的病程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过一个礼拜。

分析完狂犬病的病症和疫苗的作用机制后,我们回来看看,为什么在被咬伤后接种疫苗还会导致死亡呢?

其实这其中的意外因素也有很多:

1.野外动物由于长期混迹在外,身体内的狂犬病毒数量会很多,致病力十分强;

2.被动物咬伤之后,及时彻底的清理伤口也是很关键的一部,如果伤口很深,处理时没有进行彻底的清创,可能就会有病毒残留进入身体大量繁殖;

3.受伤后到注射疫苗之间的一段时间,病毒可能已经快速进入人体,找到了一条捷径到达了神经系统,逐渐向中枢蔓延,最后形成了致死性的损害;

4.就像前面所说的狂犬疫苗的作用机制源于在人体血液中形成抗体,但由于个体免疫体质的差异,在抗体形成之前,患者自身可能已经无法抵抗病毒。

既然名为之预防疫苗,在发病前的众多意外因素可能都会导致悲剧的产生,这种小概率事件值得让我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