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的契诃夫”威廉·特雷弗遗作《最后的故事》出版|5月环球

每个月

我们都会纵览全球文学期刊封面话题,

遴选有趣而广博的介绍给大家。

5月,短篇小说大师

威廉·特雷弗遗作面世了。

《纽约时报》

威廉·特雷弗遗作出版

2016年,威廉·特雷弗逝世,享年88岁。和菲利普·罗斯这样在晚年封笔的作家不同,这位被誉为“爱尔兰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大师,在最后的时光里依然创作了一篇篇动人的作品。《最后的故事》(Last Stories)收录了特雷弗在生命最后十年里完成的十部短篇小说,这些故事简洁而平静,用孤独的语调讲述着人性。特雷弗总是让女性成为故事中的主角,《最后的故事》也不例外:年轻的女孩以为母亲早已过世,却突然发现她还好好活着;钢琴老师发现学生偷自己的东西,但因为学生弹奏的美妙音乐而选择原谅……在他的故事里,死亡还是一如既往地常见,转折依旧出乎意料地到来,但这一次,特雷弗比以往更为平和、温柔。

《巴黎评论》

专访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

2014年,81岁的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获得了西班牙语世界最高的文学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奖的墨西哥女性。但对于英语读者来说,波尼亚托夫斯卡这个名字依旧陌生。她出生于巴黎,来自没落贵族家庭,却一直在讲述底层墨西哥人的故事。在她笔下,处于社会边缘的墨西哥人是永恒的主角。波尼亚托夫斯卡认为,女性和贫困人口加在一起,就占了墨西哥总人数的大半部分,这个群体值得被书写。如今她已经85岁了,但依然在演讲,在写新闻报道,还在撰写波兰最后一位国王的传记——这位国王的弟弟是她的祖先。

《卫报》

聚焦欧洲新作

《文学评论》

超现实主义之旅

超现实主义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起初,它并不是一种现代西方文艺流派,而是一股思潮,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战后世界的反叛。和印象派、立体派不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不会听从某一套视觉上的规则,而是遵循哲学层面的标准,从无意识中工作,用最黑暗、最不合理的想法来进行创作。现年89岁的德斯蒙德·莫里斯是“世界上最后一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曾创作过两千余幅超现实主义画作。在他的新作《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Lives of the Surrealists)中,35位知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人生被一一展现,他们的爱情故事、性格怪癖和工作习惯都是如此不同,而德斯蒙德·莫里斯就像是当代的乔尔乔·瓦萨里,记录了一整个时代的艺术风潮。

《字花》

亲缘的模样

文学照亮生活

公号:iwenxuebao

网站:wxb.whb.cn

邮发:3-22

扫描左边可进入微店

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