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雜陳」日軍侵略中拍攝的老北京照片

“九一八”前後,為大量獲取中國情報,日本在中國成立了不少名為“寫真社”的情報機構,他們派出大量情報人員以攝影的方式對中國全境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城鎮、鄉村、車站、碼頭、名勝古蹟、商業街、重要廠礦等,其拍攝範圍之廣、內容之豐富,前所未聞。

這些情報人員的日常工作就是將其拍攝的照片發表在所屬雜誌《亞細亞寫真大觀》上,然後在每張照片上都配一張印有日文說明的標籤,上有題名、拍攝地點、情況簡介等。

這本雜誌在日本的地位很高,它被當時的日本天皇欽定為“供奉天皇陛下和皇后陛下睿覽”的特別刊物,所以畫面十分清晰、印製格外精良。

這種清晰和精良的背後,有日本的侵華野心,有在文化史、國際關係史、抗日戰爭史的研究上的極高價值,也有攝影師自己一份對北京的喜愛。沒錯,儘管攝影師是日本人,他的作品也恐怕另有他用,但是在攝影師對照片的日文記錄中,卻也不難看出他對北京城有種發自內心的敬重。

大概正是這種感情,最終扭曲為了一場侵略。我們整理了拍攝北京的一些照片,此中不乏少見的影像資料,在此分享給大家。

故宮博物院曾經在電視節目《國家寶藏》中拿出來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石鼓。照片拍攝於孔廟,這之後戰爭越來越緊,石鼓就被時任故宮博物院馬衡院長建議,轉移到了四川峨眉山。

圓明園廢墟,這張照片的日文介紹中寫道:“此為英法聯軍的殘暴行跡”。日本一向覬覦中國文化,攝影師大概也“心疼”得要命吧。

護城河旁的鴨子,遠處可見朝陽門城樓。照片批註介紹稱,此護城河和這些鴨子都是北京名物,尤其是後者所做的烤鴨……

文丞相祠,昔日的柴市口,文天祥就義後建立,位置就在今天的府學衚衕。

燕京八景之一“薊門煙樹”,位於現在西直門以北的元大都城牆遺址西段。

天安門前的華表。這時候的天安門城樓可以看得出已經破敗了。

從塞外進北京來賣老鷹的商販。

宣武崇文兩門外的駝隊。攝影師在這張照片旁邊大發感慨,說“多時有數十隻駱駝成隊前行,神態安逸,脖鈴輕響,腳步悠然,在城牆下緩緩前進——這就是大國的情調啊!”

捻線工,他們不進京城,就在城牆下找地方開工。

京郊種菸草的農民。

陶然亭,清代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監理黑窯廠的時候,在元代古剎慈悲庵西部構築了一座小亭,並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現在的陶然亭公園,就是圍繞這個亭子建造起來的。照片中柱子上可以清楚的四個大字:小心燈燭。

這是從玉泉山的玉峰塔上往下眺望的景色。

崇文門外,鋪設的繞城鐵路清晰可見,旁邊就是煤棧。

前門外一家飯館的露天餐座,兩位“武吃”炙子烤肉的哥們兒,看著就餓,這家店顯然還賣紅酒,後頭寫著“張裕釀酒公司代售處”。

前門外大街一家賣燈籠的,右側有個牌子,上面寫著“批發電料燈泡”。

一家樂器鋪子,寫著寶音齋,在前門打磨廠一帶,還掛了個洋招牌,寫著“instrument maker”。這寶音齋可是個老店,咱們北京琴書的關學曾老爺子買的第一把揚琴,就是在這兒做的。

鼓樓大街,遠處北海的白塔都能看見,別看是黑白照片,這天肯定沒霧霾。

這個攝影師是從朝陽門進的北京,所以朝陽門是他看見的第一個北京城門,因為十分震撼,所以攝影師在標註裡一頓猛誇,各種威武雄偉,不知道他要是看見正陽門得什麼樣。

猜猜這是什麼?——假髮店。

這叫大隆綢緞店,邊上是家賣顏料的。

護國寺的一隻非常奇特的石獅子。

北京一個老爺子帶著自己的孫子。攝影師稱他們為“平和安詳的北京人”。

北京城,集中華五千年文化之大成就者。中軸線上,永定門,前門,故宮三大殿,地安門,鼓樓,鐘樓。東四排樓,隆福寺。西四排樓,護國寺,左右對稱。皇城主內為君,外有八臂哪吒城前門……五形八卦世界第一完美城,古都……老城牆上能走大卡車……只是特麼城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