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青山宫

青山宫即“灵安王庙”,是为道教宫观,青山王祖庙,宫祀唐五代闽将张悃,率部驻守青山抗击海寇,他以保境安民的业绩,世代受到崇敬,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封“灵惠侯”,赐额“诚应”;景炎年间(1276~1278年)晋封“灵安王”,赐额“敕封灵安王庙”,清·嘉庆《惠安县志·卷3》载:“旧传初置县时,陈震卜地螺山之阳,迁五代时灵安王张悃坟于青山,今邑即其地也。”明清时代,大批惠人外迁,青山王的信仰也随之传到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

张悃,光州固始县人。光启元年(885年),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任闽将。清·嘉庆《惠安县志·卷28》载:“张悃,五代时天下割据,兵燹叠告,民各鸟兽四散,乡闾不保,悃集民兵训练之,旗鼓严肃,刁斗时巡。青山一带,盗不敢犯,桑麻无恙,鸡犬敉宁。” 青山王信仰当始于惠安置县前,五代时期为民间自发崇拜阶段。张悃殁后,乡人即在青山建一小庙祀之。《闽书》:“将军张悃立寨山上,以御海寇,乡人因建庙奉祀。”明·嘉靖《惠安县志》亦载:“青山在县南,闽时将军张悃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既殁,乡人庙而祀之,至今不废。”此庙当为青山、崇武等地乡人在张悃逝世不久即兴建的小庙。

青山王信仰当始于惠安置县前,五代时期为民间自发崇拜阶段。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张悃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任闽将。五代十国时,张悃奉命镇守惠安一带,军纪严明、爱民如子,逝世之后屡屡显灵,乡人在青山附近为其建庙祭祀,并尊其为“青山王”。

青山宫宗教文化旅游区以青山祖庙为核心,背靠青山,面对浩海,这里海滨地势峭拔、层峦叠翠、林木苍郁。有青山虎穴、羊屿浮练、烛山晨照、古军事地形、青山王塑像、观景亭、观景台等名胜古迹,整体规模较大,是旅游、景仰的圣地。它与湄洲岛上的天妃宫、龙海的慈济宫一起闻名遐迩,被同称为“闽中三宫”。

具体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沿海山霞镇青山村以北500米处的青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