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清凉」为什么大乘非佛说不合理?

净界法师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日本的学者跟小乘的学者,他们会有一种说法,说大乘不是佛说。大乘佛法不是佛说是怎么来的呢?是小乘佛法衍生出来,因为小乘佛法,藏通两教也有菩萨道,你看藏教有三种根性:声闻、缘觉、菩萨,通教也有声闻、缘觉、菩萨,就是不需要大乘,藏通两教就有菩萨道了。这样解释不合理。

因为藏通两教我们一路学来,他们只讲空性,菩萨道不圆满。因为藏通两教的菩萨道,只有因地的菩萨道,没有果地妙用的菩萨道。说这个人修空观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也可能只是藏通两教的完全自利,也可能广修六波罗蜜,反正他的重点就修空观,法法销归空性。然后呢?然后三十岁成道,八十岁入涅槃,他的果地妙用,只用了五十年就全部休息了。这样子严重地违背他因地的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无量无边的众生还在痛苦当中,他就全盘休息了,这个菩萨道不圆满。

一定是大乘的菩萨道,他因地时积功累德,成佛以后到处地“月映千江,百界作佛”,尽未来际地度化众生,才满足他因地所发的愿嘛。众生无边誓愿度嘛,必须是一种时空无尽的菩萨道。怎么可能说成佛以后你就全盘休息了,入偏空涅槃了?那你的菩萨道只有前半段,只有因地的菩萨道,没有果地以后的妙用菩萨道。

所以,藏通两教没有成佛之义这是对的,蕅益大师讲的是对的。应该是这样讲:小乘是佛说的,大乘也是佛说的,两个都是佛说的,而大乘佛法是根本法门。

佛陀出世是要讲大乘法的,但是有些人根机羸弱,他听到菩萨道要走三大阿僧祇劫,产生害怕,心性羸弱,佛陀只好为实施权,从本垂迹,现出丈六比丘相,陪着众生成长。所以,应该说小乘法是大乘法流露出来的,是佛陀不得已,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如果你说只有藏通两教,只有小乘法,大乘非佛说,由此类推,既然藏通两教没有大乘的菩萨道,就没有真正的佛。没有佛陀,就不可能讲《阿含经》,因为《阿含经》是佛说的。那么没有《阿含经》,你自己否定大乘,你小乘也否定了,因为小乘佛法没有成佛之义,没有一个人一辈子观一切法空能够成佛的,不可能!

诸位!“因”跟“果”一定相同的,成佛是一个真空妙有,你因地时就必须要即空、即假、即中,虽然它不圆满,但是你必须要随顺。就是说,你今天是一个葡萄的种子才可能种出葡萄。你因地观一切法空,它果地怎么会有妙有呢?果地妙有是怎么来的呢?你因地时是中道思想,是真空妙有,你果地才能够清净庄严,才可以真空妙有。因为你的因地心影响到你的果地觉,所以因果要随顺。虽然它过程越来越圆满,但是它的种性是一个味道的,没有说你用葡萄的种子种出苹果出来,没有这回事情。

所以说小乘是佛说,大乘也是佛说,而小乘法是从大乘的根本法门流露出来的,这样讲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