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 未闻花名——飞傲FH5耳塞首发开箱

【闻声】

“飞傲一圈三铁四单元耳机FH5命名征集”

内容是说此前飞傲两款耳机产品F9系列以及FH1各自都取了一个很不错的名字,而接下来的新品,外观做成了自行车选手头盔流线状的FH5却怎么着也没办法取到让人满意的名字,于是召开命名征集活动云云。

看着长图上面极具辨析度的FH5渲染图,一颗码字农的心在跳动,想了许久憋出来俩名字提交了上去。就这么等啊等——飞傲近段时间的新品推出的节奏其实非常密,各大产品线齐发力,然而这条没上市的塞子却始终吊着我的胃口。

没想到,漫漫两三个月过去,FH5都准备正式面世了,居然名字还是没确定,甚至有可能干脆不起名了……

所以等到真的蹭到了FH5真机来听的时候,有一种期待化成了实物的满足感;然而及至听到了塞子的声音,给我的就不只是中规中矩的期待值了……

【探踪】

如果开过飞傲家耳机产品的箱,那么对FH5的包装其实也不算陌生了——

在体积比过往大了一圈的盒子上,最外层的包装是四面圈,正面用线稿画着FH5背部的波纹。抽出中间部分,翻开上盖,塞子连同线材本体插在了海绵板凹槽中;揭开这块板,下方又安静地躺着各种各样的配件,包括上盖从以往的黑色改为现在透明的防水收纳盒、布制收纳包、共计4种12对耳套、清洁刷等等。从去年开始,我印象中飞傲每到出耳塞新品的时候,就总会说自己已经成为配件大厂,所言不虚。

当然,配件也不是单纯量多就都没毛病,就FH5的配件而言,还是有点儿瑕疵:

一是布制收纳包的拉链边宽、内部缝制边长等等细节没有控制好,考虑到这款布收纳包自己也拿到过一个做工还不错的,手头的FH5原装这个小包应当是一大批配件中稍微有做工问题的个例,当然如果非要说因为FH5腔体较大而专门把包包做成这样子,那好像除了丑点儿之外也没别的毛病;

二是配的耳套,分均衡套、人声套、低频套、惰性海绵套四种,各配大中小三对,均衡套的中码预先装在塞子导管上。但这四种套中,均衡套和人声套导管内径有点儿小了,以至于套在FH5导管上有点容易脱落——我从板子上取下FH5时,预装的套套就是掉下来的。那是不是说就一定得被海绵套或者低频套的低频效果支配,或者只能另外找耳套呢?实际上如果把低频套插到底的话,FH5腔体导管已经非常接近套子的出口,一般意义上说“套子导管材质影响不同频段声波传输”,在FH5这里已经接近于“直出无修”的感觉了。

【撷芳】

FH5腔体的做工,对得起四个字:精雕细琢。

我在FH5征名活动中提交的两个名字,是“澎涛”和“风澜”,立足于外观,格调上更偏气势壮阔的自然景象。看到实物的时候,自己便感觉这两个名字并不能够很好地形容FH5。FH5背板的条纹并不是简单的平行等粗状,而是中间最粗长,向两边缩小并带上细微的弧度。真要说像什么的话……无线信号从中央向两侧递减的标志?

当然,像什么并不重要。FH5外观最吸引人的,还是工艺的成熟。精密的枪灰色铝合金,以五轴CNC工艺加工而来,使得腔体外壳金属质感细腻而有光泽;就连背面外圈金色的框与本体衔接的地方,也处理得严丝合缝。

六月份华中音响展,在国砖吧展台上,依稀大大请几位看到FH5本体的发烧友根据这个做工来猜测判断这塞子售价在什么档次。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往5000元以上来估价,当告诉大家这是一千多块钱的塞子时反而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用心、高档,在FH5上,已有最好的诠释。

【知色】

刚开箱的FH5声音比较刺且粗,煲了100小时之后,逐渐稳定下来。

飞傲的塞子如果用自家砖头来推,会不会有表现力加成?于是我拿出X72,接上了FH5。

X72自身的特点我也曾经写过,风格上三频、冷暖整体都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稍微发干、欠缺一点音乐性;搭配耳机的效果,也容易把整体风格往平衡的方向拉。

FH5在X72上出来的声音,素质表现是最让我惊喜的。声场上,FH5发挥出在这个价位同类产品中相当不俗的水准,开阔而没有明显的边界,结象也相当稳定,而且声音密度并未显得不足,听普通流行乐,闭上眼就觉得整个人身心融进音乐里;哪怕听编制乐曲,声场上未必让人觉得超级爽,但一丝不苟、坐怀不乱的感觉却依然存在。解析没有潜力隐藏,大体上做到了这个价位中令人满意的程度。动态属于中等水准,而瞬态就相当给力了,轻而易举地将人的情绪瞬间调动起来。

三频的处理,则有些不那么像飞傲过往的风格了——

由于专门添加了一个涡轮增压式音管,FH5的低频无论质和量,在整个三频中都十分突出,其能量占比明显超过了飞傲此前的塞子。质感上,有着明显的下潜深度,同时拥有在弹性和刚硬之间自由来回切换适应不同音色的能力;量感上,每个低频都带来饱满的量,并且在有弹性的低频出现时泛出轻微的余响。在流行乐的表现中,这样的低频,听感上会有相当不错的氛围烘托。

中频在低频的烘托下没有就此淹没,反而能听得出不错的厚度。这个位置上人声并不像无根之草一样漂浮,而是抓住乐曲中靠中间的位置前后拉伸,从而给人一种稳健的听感。如果吹毛求疵的话,或许在这种拉伸之中密度再高一点,听起声乐会觉得中气更足。

中频和高频的衔接部分做了比较明显的加亮处理,细节上则稍有涂抹的感觉。到了高频和极高频,明亮度和前面频段相比则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以至于在听感上会觉得高频黯淡了一点。这或许又和涡轮增压式音管有关,这根管子过滤掉“多余的”高频部分,或许就是为了让低频更震撼?

依照自己的习惯,我还是把FH5插上凯音N6试听了一下。

结果一不小心发现了一件在FH5上没注意到的事情:音染。

这让我感到有些诧异。或许飞傲的产品已经给我形成了一种固定印象:少音染,多还原。清新自然也好淡如白水也罢,好像几乎没听说谁会去谈论飞傲的产品有音染很好听的……然而,FH5做到了,还是用一种非常让我喜欢的方式——让人感觉到音色变得更漂亮,却不觉得器乐由此变得面目全非。

在风格的巨大变革下,N6接FH5更显柔顺的声音、有所提升的高频延展、略显锐化的细节表现,反而差点让我没去过多关注。回过神来,我总算是知道,这条塞子就是一股脑儿朝着抓大众烧友和普通用户耳朵的方向奔去的。这样的FH5,竟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娇媚,真心让人始料未及。

【辨香】

所以FH5适合什么样的音乐?三频偏低频、带些许音染,当然用来听泛流行都没啥问题。别说通俗流行,传统如爵士、蓝调,活力如说唱、嘻哈,都可以有相当悦耳的听感。以Adele《Rolling In The Deep》为例,Adele醇厚的嗓音在FH5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自不必言,低音弦乐从一开始就牵挂住听众的心,颗粒饱满,泛音涟涟,相当有“料”。再以Maroon 5《Move Like Jagger》为例,无论是Adam Levine一如既往骚爆全场的声线,还是中间特约串场的Christina Aguilera不羁而性感的女声,饱满的程度都激发着听众分泌荷尔蒙。

如果是器乐的话,FH5在高频弦乐上的表现力就稍微有些不出众了,高频的泛音,泛不起腔体背板那样的波澜。可如果我突然想起听点儿马友友的大提琴协奏曲来放松心情,立马换了一种抒情饱满的风格,一首圣桑的《天鹅》优雅婉转,在夏日午后,适合冲一杯下午茶慵懒而安静地品赏。

当然,如果不在意三频风格,用FH5来听听古典啊大编制啊这些类型的音乐,当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

【思美】

我和一位试了FH5的烧友聊及这条塞子的表现,都感觉它太“不飞傲”。毕竟,和自家以往产品不同风格的情况尽管在这个圈子里并不少见,但每次出现了都还是给人非常大的认知冲击。

这是不是一种路子的转变?我更觉得是一种风格多元化的尝试。丰富表现力对一整条产品线来说是好事。尤其是,飞傲现在已经把耳塞产品分开动圈、动铁、圈铁三条线,不同的单元有着不同的音色特点。在足够高的素质支撑下,各自朝不同方向尝试、丰富,对烧友来说将会有更多值得玩的产品出现。

所以,这条迈出尝试第一步的FH5,我仍未知道你的名字……

以上。

国砖吧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