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正式开打!连BAT都坐不住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不断更新,从2014年起开始有了爆发性发展。现在,我们可以在市面上看见智能家电、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产品层出不穷,而智能音箱是语音交互真正落地的第一款产品,而且智能音箱自带控制中心属性,很可能会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

广阔的智能音箱市场和全新的交互方式,迫使厂商疯狂进入抢夺流量入口。

所谓的智能音箱,是一个音箱升级的产物,是家庭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比如点播歌曲、上网购物,或是了解天气预报,它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冰箱温度、提前让热水器升温等。

一位国内智能音箱从业者向透了个底:"而国内智能音箱目前的产量和销量还在千、万之间浮动,卖得最好的还是京东的叮咚,但实际数量仍远远小于Echo。数量最多的还是很多小厂商生产的低劣的智能音箱产品,那种产品10句话中有2句话有反应就不错了。"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各大智能音箱厂商的竞争。

智能音箱这片江湖,从今年起成为了战场,快速聚集了大批玩家。从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到AI领域创业中小公司、传统音箱厂商、家居硬件制造商,甚至内容提供商,也忍不住下场要分一杯羹。

在这块市场还相对沉寂时,比较早入场的产品,价格空间也相对较大。早期的叮咚音箱A1是798元,Rokid推出的Alien售价5288元。而现在对手多了,价格也一降再降。

今年5月,联想推出了智能音箱,定价899元。7月,阿里的天猫精灵问世,那时价格是499元。同月,小米的"小爱同学",以299元价格亮相,着实令业界吃了一惊。8月,出门问问的Tichome问问音箱发布,众筹价格649元起。

这样的状况简直可以说是智能音箱以白菜价大甩卖。其实谁也不会想要去打价格战,但是在商业竞争中,谁也无法绕开这个坎儿,特别是同类产品越来越多之后。

低价预示着厂商们想要尽快的争夺市场,收割更多的用户。但值得注意的是,低价是把双刃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做对整个智能音箱市场也是一种透支。

占据用户尽可能多是每一个厂商的最终目的,而打价格战无疑是目前最有效的揽客户的方式。虽然各家都试图通过低价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但是由于目前国内普通用户家庭的智能家居设备尚未大面积普及,智能音箱与国内用户家庭的日常生活融合程度还有很大的隔阂,导致智能音箱目前在国内用户的受众更多的还只是听个歌或者开关灯这样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智能音箱行业目前并没有在功能上出现革命性的进步,众多厂商用百元级产品敲开市场空间的举动,会因为缺乏完整的生态圈,而对市场造成透支。

"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这句话放在现如今的智能音箱领域一点都不过分。可以预见,国内的智能音箱新一波的价格战已经打响,并且会越打越烈,各家巨头的音箱争霸会将这一市场推向更高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