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弱小的自己,請給他一個擁抱

最近的自己常常處於糾結的狀態,我打心裡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糾結、猶豫不決、整個人充滿了衝突,內心與現實的矛盾,但寧願如此折騰自己也下不了決心去做。所以默默地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真煩,怎麼會這麼糾結呢?趕緊放下。

突然一個瞬間,我發現我沒有接受自己是一個可以糾結的人,我不希望自己被情緒所累,我在逃避那個不敢做決定的自己,不願意承認這也是真實的一部分的我。我看到了自己的不開心,我看到了自己的脆弱,但是我對此無動於衷,我只想著遠離,只想著如何讓她過去。那一瞬間,我似乎明白了,弱小的我不需要指責,糾結的我需要的是支持和理解,需要被自己真正的看到,真正地去擁抱。


很多自卑的朋友,他會對自己有明確的評價:我是一個自卑內向的人。但是他打心底裡看不起自己的內向自卑,他不願意自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總是無聲地指責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不夠自信,不會說話。他向內看到的永遠是不夠好的自己,向外看到的永遠是比自己好的人,夾在這樣的情感當中,生命的質量就不會高。

我們說內在小孩,人的每一種特質都會形成一個內在小孩,弱小的你就是弱小的內在小孩,他一直住在你的心裡,他是無助的,他也是無辜的,你常常注視著他,讓他縮在角落裡不敢動彈,因為他感受到了你的抱怨、指責、自責和憤怒。

其實我們的心都是良善的,我們看到弱小的人,動物,我們都願意伸出援助的手,希望能夠幫他/它一把,甚至會鼓勵對方,但是對我們自己,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不願意看到自己弱小的一面。


有人說我從來都不哭,哭又不能解決問題,其實哭是真情流露,是最正常的一種情感反應,哭本身作用就不是解決問題。很多人拒絕自己的脆弱,拒絕看到自己弱小的一面,總是以質問的語氣對待弱小的自己:你怎麼這麼笨,這點事情都做不好,為什麼不能再多賺點錢?

往往我們的指責和不開心都是源自於現實的要求和別人的評判,我們接受了外界的洗腦而遺忘了生命原本的融合和靈活,為了屈從於社會,我們對自己的情緒,焦慮、不開心,難過,對自己的失誤,對自己的情感,都放在了一邊,而是追逐著外界的名利金錢,然後又揹負著更大的名利金錢壓力再次前進。這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想到了這裡,我明白無論做不做決定,那都不在重要了,重要的是與內在的弱小糾結不敢下決心的自己和解,擁抱。我輕易原諒了自己的糾結和弱小,這個自己也需要自己的空間,不應該被打壓和忽略,當我隨意她自由來去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是輕鬆而放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