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28:苏轼拥有最理想的伴侣,可惜不是一个人

人世一别各阴阳,十年生死两茫茫。

夜夜思君愁无计,只凭幽梦对轩窗。

苏轼的一首《江城子》,道出了对离世十年的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读来不免唏嘘感叹。但仅从爱情婚姻方面来说,苏轼应该感到知足了。苏轼一生有过3位妻子。

以鱼为媒。苏轼的老家,四川眉山。其母亲,也就是苏洵的妻子程氏,是附近的青神县人氏,其父程文应是当地首富。苏洵经常到青神县去游玩,认识了该县的中岩书院的老师王方。王方和程家也有点儿亲戚关系。苏洵就把时年16岁的苏轼带到那里读书,跟王方的小女儿王弗相识了。苏轼才思敏捷,聪明机智,王弗对苏轼颇有好感。一次,苏轼和老师以及一些学子,外出游玩。来到中岩山下的一个鱼塘,五颜六色,摇头摆尾,生趣盎然。大家都觉得应该给鱼塘起个好听的名字。大家起了很多,纷纷在纸上写下自己起的名字。但经过评比,都不如意,苏轼想了想,提笔写道:唤鱼池。众人纷纷叫好。王方的女儿王弗也听说了这件事,恰好这时也把自己起的名字写在纸上送来,打开一看,也是“唤鱼池”。大家不禁惊叹:不谋而合,心有灵犀。 当下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

少年夫妻。当年,苏轼19岁,王弗16岁。但在之前一年,苏轼的姐姐嫁给了舅舅家的表哥,受虐后又被夺走孩子,悲愤致死,苏家和程家断绝了来往。苏轼的这个姐姐,就是江湖人称苏小妹的原型。苏轼本无心仕途,喜欢无拘无束,因为姐姐的死,对父母包办婚姻,以及与程家有关的人员,都有一种厌恶感。因此,与王弗结婚后,苏轼一开始并不满意。但王弗很敬仰苏轼,把苏轼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还经常跟苏轼谈谈理想,聊聊人生,出出主意,说说诗和远方。由于苏轼有才,性格洒脱,经常高朋满座,苏轼常常夸夸其谈,十分随性。王弗就劝他要善于识人交友。苏轼自此才觉得妻子颇有见地,才华非凡,而又十分体贴,因此对王弗十分佩服,感情也与日俱增。诗书对答,琴瑟相和,挺美。不过,十年后,王弗去世,苏轼痛惜不已。再十年后,仍能写出史上最凄美的悼亡词《江城子》。

三任妻子俱姓王。王弗之后,苏轼又续弦两位妻子,巧合地是,这两位都姓王。一位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跟着苏东坡漂泊二十多年,死后王闰之合葬于江苏常州。另一位是西湖歌伎王朝云,苏轼曾为她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来收为妾室。不过,对苏轼影响最深的,仍然是结发妻子王弗。王弗与苏轼是少年伴侣,对苏轼的人生观影响最大;王闰之与苏轼是患难夫妻,不离不弃,苏轼后来与之合葬,也算是情深意切;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精神伴侣。对苏轼来说,有这三位相伴,一生足矣。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