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伶圣,程大老板

如今在中国提起戏曲,总有许多的名字和事情是绕不过的,程长庚成大老板就是其中之一。在古往今来的梨园界,我们熟知的非常伟大的艺术家,我们一般都会称之为老板,比如梅兰芳,我们称之为梅老板。余叔岩,我们称之为余老板等等。但是程长庚,我们都称呼为程大老板。那程大老板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程长庚(1811~1880),名椿,谱名程闻檄,一名闻翰,字玉山(一作玉珊),号荣椿,乳名长庚,安徽省潜山县人。程长庚幼年,北上入京,在科班坐科,后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成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程大老板出生在一个读书世家,宋代著名的教育家程颐,是大老板的祖上。等到了大老板父亲这一代的时候,家道早就已经没落了,可是父亲死守着读书人的面子,信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人生信条,甚至把小小的程长庚送去当了道士。可惜小道士没当两年,师傅就驾鹤西去了,这样小小的程长庚就又没有饭吃了,最后在舅舅的支持下,把程长庚送到了京师的戏班学习,并认识了非常有名的三庆班班主,陈彩金。我们的大老板终于走上了唱戏的道路。可见人都有命,如果上天注定你是干这个的料,那无论你怎样挣脱都是逃不了的。

将来要成大器的人,从小就会与众不同。在当时,唱戏属于下九流的行业,被整个社会所鄙视。当时很多艺人为了生存,除了唱戏以外,还会去做一些“像姑”“叫条子”之类的事情。程大老板了解自己行业内这些黑暗面之后,下定决定告诉自己,虽然我现在唱戏了,但是绝对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在整个行业都处在黑暗之中,如何出淤泥而不染,需要的是更多的努力。

旧社会学戏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都把学戏的七年称为七年大狱,挨打受苦更是少不了。但是天才就是天才,程大老板从小就是学霸,跟这些挨打受罚的事情几乎都不沾边。毕业之后,上台唱戏,我们几乎可以想见程大老板就要红了。可是事与愿违,当我们的大老板上台唱了半个小时之后,不但没有迎来满堂彩,反而却受到了倒好,这对一个意气风发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如果换做我们普通人,可以能就此告别舞台了。但是大老板就不是普通人,经历过这次倒好之后,大老板开始闭关修炼,前面我们提到了三庆班班主陈彩金一直关注着程大老板,这个时候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把程大老板送到了有“活关公”之称的米喜子老爷子那去回炉。

世事难料,这个成语似乎在大老板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看似受到倒好是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情,可是大老板却在闭关期间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老师,而且在这三年中,大老板还经历了倒仓阶段,由于老师的全力帮助,倒仓后的嗓子变得更好了。现在,真的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有一个好的机会,大老板马上就可以红透半边天了。 机会说来就来,在一次比赛中,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要求统一演唱《文昭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老板这一唱,震惊四野,从此之后在无人敢唱《文昭关》这出戏了。从此大老板红遍京城,名气越来越大。

唱戏唱红了,本来事件好事。可是因为老板的名气太大,消息传回了大老板的老家,大老板未过门的媳妇听说自己的未婚夫唱戏了,就理直气壮的上门提出解除婚约。而程家还不能有任何反驳的理由,就这样大老板的母亲一气之下,抑郁而终。父亲常年抑郁,最终染上了抽鸦片的恶习。经人举报,被抓进了牢里,大老板几经周折刚把父亲从牢里就出来,没多久老父亲也撒手西去了。从此大老板对鸦片深恶痛绝,他因拒绝参加吸食鸦片的官员的堂会,被绑到戏台上鞭笞,在督察院的团拜会上,上演《击鼓骂曹》而被吊起来毒打,种种事情,让我们的大老板再次退隐,回到了安徽老家。

直到1843年,三庆班经营不利,班主陈彩金命人来请大老板出山,掌管三庆班。因为曾经受到过陈班主的大恩,所以这次大老板义不容辞,决定再次出山。为了改变三庆班的经营状况,老板招兵买马,吸收了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还制定了两项规定,一、看戏的时候不许起哄喝彩。二、看戏的时候不许抽鸦片。就像现在规定,你在看演出的时候不让带手机一样,这会严重影响上座率的。可是大老板有技艺撑腰,不怕!很快,大家就都接受了老板的两条规定,规规矩矩的去看戏。不但在戏园子,在堂会,哪怕最后进宫唱戏,大老板的两条规定都没有变过。并且大老板还被授予了五品顶戴,唱戏唱成了官,这也算是用另一种形式圆了老板“读书做官”的梦想。

可这并不是大老板的终极梦想,在掌管三庆班的时间里,老板摒除了各种恶习,主张演员要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社会地位,不能轻贱自己,大老板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终于大幅度的提高了伶人的地位,他本人也不光担任三庆班的班主,同时也兼任了春台班、四喜班的总管,一代伶界大王就此诞生。

1880年1月24日,我们的大老板在舞台上已经奋斗了60年了,这天他想以一出《华容道》正式告别舞台,并把自己认定的接班人介绍给大家。他画好妆,从容的走上舞台,青龙刀往台上一杵,突然摇晃了一下,大家顿觉不妙,过门响起程大老板刚要张口,却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大家见状马上上台抱住了他,放到地上。可我们的程大老板睁着一双眼睛一动不动,就这样一代伶圣,与世长辞。

军人死在战场上是最好的归宿,同样演员死在台上也是最好方式,大老板这样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回忆大老板的一生,跌宕起伏,虽然当时身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大老板心里始终装着家国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尽自己一生的努力,为整个戏曲界的地位而奋斗。写着写着,我不禁想到了电影《梅兰芳》里面,王雪芹扮演的十三燕在临死之前,对梅老板说道:“将来你有能力了,把咱们伶人的地位好好提拔提拔!”

有好多人说十三燕的原型就是,伶界大王谭鑫培。不管是不是,历史总是会向前进,一代伶圣去世,就要有一代大王来继续书写。那又将会是怎样一个传奇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