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翟秋瑤:家鄉李花白

圖 | 陳書明 趙恆斌

翟秋瑤

鳳翔縣人社局幹部,從事文秘工作多年,其作品散見於各級媒體報刊。熱愛文學,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喜歡以文字記錄人生的點點滴滴

春滿雍城景色妍,陽光明媚李花繁。紫紅玉葉迷雙眼,白色瑤芳醉眾仙。燕子飛翔穿樹過,蜜蜂跳躍採花歡。清純質樸人人愛,裝點家鄉五彩斕。

——題記

週末回了趟老家,一進村子,一股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進入我的臟腑,沁入我的心脾。這種香味是那麼的清新,那麼的熟悉,那麼的使人心醉。我抬頭一看,只見街道兩旁一片雪白,哦,原來是紫葉李開花了!

家鄉春意鬧,時正李花白。走在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上,走在這開滿李花的街道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潔白秀美的花朵,頓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我信步來到一棵樹下,細細地打量起她來。只見她的樹梢上剛開始長出紫紅的嫩芽,這些嫩芽夾雜在未開放的、含苞待放的、含苞欲放的、已然開放的花朵中間,來把鮮花陪襯。她的花萼和葉子一樣,也是紫紅色,包裹著未開放的花骨朵,花開後則向後反折。她的花朵不大,只和我的小指尖差不多,但卻顯得小巧玲瓏,招人喜愛。她的花很白,白的無瑕,白的純潔,白的嫵媚,如天上的雲朵,似冬天的雪花。她的花很美,五個花瓣很薄很薄,如蟬的雙翼,似新織的輕紗;金黃的花蕊整齊排列,纖細俏麗。她的花很繁,密密麻麻、一串一串地分佈在枝丫之上。她的花很香,引來成群的蜜蜂在花間歡呼跳躍,吸漿採蜜……徜徉在花海,欣賞著雪白的李花,我不禁感嘆:這盛開的朵朵李花,多象一位位穿著白衣的少女,她的身姿多麼嬌美,她的笑容多麼燦爛,她的氣質多麼非凡,她的光彩多麼耀眼;有了她們的裝點,小村顯得更加精神煥發,更加春意盎然。

遙記當年事,村中李樹栽。記得小時候村子裡也曾有一棵李樹,位於生產隊的飼養室門前。每到春暖時節,滿樹的李花盛開,香氣在村中飄蕩,引得人們竟相觀看。我和玩伴們也常去那裡玩,爬樹折花朵,編花環,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絢麗的春天和難忘的童年。後來,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生產隊解體,飼養室不復存在,人們在這裡建房時,便把李樹挖掉了。從此,村裡的那棵李樹就消失在了我的視線中。前幾年,家鄉開展最美鄉村建設,整修了街道,修築了花壇,並在道路兩旁栽植了紫葉李樹,村裡才又覓到了她的身影,見到了她的容顏。經過幾年的生長,李樹漸漸長大,到了春天,枝繁葉茂,花團錦簇,把村子裝扮得如人間的畫廊,城市的公園。如今,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不僅是老家,在雍城的縣城街道,綠地公園,旅遊景點,鄉村院落,都能看到茁壯成長的李樹。春分過後,一樹樹雪白的李花和血紅的碧桃花、粉色的榆葉梅、白裡透紅的西府海棠花等花木一起爭奇鬥豔,共同裝點著家鄉最美的春天。

東湖百花美,李樹在前排。李樹在我國分佈廣泛,其花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把她讚美,把她詠歎,留下了一首首千古名篇。如蘇軾的“不得梨英軟,應慚梅萼紅。西園有千竹,淡佇更纖穠。”就別具一格地描述了李花的特點。而在他當年疏浚的東湖公園,李花也和其詩詞一樣美。如果從東湖北門而進,首先映入眼簾的除了那棵高大的柳樹,再就是刻著“東湖”兩字的巨石旁的李樹了。她那渾圓自然的樹冠,飽滿緊湊的姿形,濃密繁盛的花朵,嬌嫩紫紅的葉片,無不顯示著她的無窮魅力,由此也成了遊人拍照留影的熱點之一。在道路的兩側,一棵棵李樹伸出無數的手臂,招展著花枝,迎送著進進出出的遊人。有的手臂還挽在一起,搭成了一座拱橋樣的白色花棚。走在花棚下面,聽著鳥兒的歌唱,聞著醉人的花香,欣賞著多姿的花朵,品味著東坡先生的詩句,頗有人在樹下走、如在畫中游的感覺和意境。

百花生性異,春到不遲來。有人認為李樹的花太小,太過樸素,不怎麼好看,因而不喜歡她。其實,花兒無所謂好不好看,只是各有各的特點,且每個人的欣賞角度和愛好不同而已。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在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各種花兒竟相開放,風姿盡展,有的紅,有的粉,有的紫,有的藍;而李花雖然樸素無常,和其它花比起來則顯得有些不起眼,但正是由於她不追求外表的浮華,只做最好的自己,大地才多了一份色彩,多了一份俊秀,才更加展現出了春天的五彩斑斕。正如楊萬里的《李花》所云:“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莫學江梅作疏影,家風各自一般般。”

李樹花開盛,純潔似雪白。家鄉風景美,日子上新臺。我邊走邊看,邊看邊想:這純潔質樸的李花,靜靜地開放在雍城大地,把家鄉裝扮得美如畫卷;而如今家鄉人們的生活,不也象這李花一樣繁茂豐盛、熤熤生輝嗎?等待我們的,不將又是一個繁花似錦的明天?

邂逅最美鳳翔,遇見最美時光!

fxscbjb@126.com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