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可惜都死的早,最小的一个不满20岁

文 九儿的小屋

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诗人如夜空繁星般璀璨,也留下了浩如烟海传世诗篇。在历代诗人当中,有许多生命短暂的天才诗人,他们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光芒万丈的华丽轨迹后就消逝了,他们如名将中的霍去病、功夫大师中的李小龙,英年早逝,令人扼腕长叹,不胜痛惜。

王勃:初唐四杰”之冠——27岁,唐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首。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王勃6岁能文,14岁便科试及第,授朝散郎。他以雄浑之气、磅礴之势,开一代诗风,尤其是一篇《滕王阁序》,风流尽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是千古绝唱。他的诗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高启:明初诗人之冠——38岁,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其诗雄健有力,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他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且学 什么是什么,用纪晓岚的话说就是“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高启为人孤高耿介,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诗人,却被朱元璋一声令下施行腰斩酷刑,而且还要残忍的截成八段,这在中国历代被屠杀的诗人中,可以称得上是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夏完淳:文采风流一世宗——17岁,南明爱国志士和诗人,民族英雄。明松江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夏父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15,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被俘后,他慷慨赴死,不仅智斗大汉奸洪承畴,并且自激自盛,赋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他"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和"家国之仇未报"的遗恨。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特别是在被捕以后,他写了不少慷慨悲壮而又清新明朗、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及赋、曲、杂文等,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仓央嘉措:世间最美的情郎——24岁,仓央嘉措:门巴族人,六世达赖喇嘛,他不仅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世代信奉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家庭,却在14岁时(1697年)被选定为格鲁派(黄教)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成为六世达赖喇嘛。他厌倦黄教的清规戒律,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时时怀念着思恋着美丽的情人,写下了许多缠绵唯美的诗歌。他的诗歌约66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及哀怨。“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三百年来,仓央嘉措的诗篇感动着后世无数男女,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 “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