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创造我国最高记录,毛主席: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赵洪璋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赵洪璋院士曾扎根杨凌,心怀社稷、情系苍生,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

,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曾亲切称赞他到,“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今年6月1日是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缅怀赵老的丰功伟绩,鼓励千千万万西农学子学习科学精神,领悟赵老科学情怀,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展开一系列纪念活动。

赵洪璋教授1918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农民家庭,生在农田,长在农田,1936年,考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1942年初,调回西北农学院任助教。从此,便开始了他一面进行教学,一面进行小麦杂交育种实验,致力于我国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的一生,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小麦育种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种小麦,直推小麦生产事业迈向新台阶

功在国家,利在人民。赵洪璋教授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为代表的四种优良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约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当属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1959年种植面积达9000万亩,创我国最高纪录,也是我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小麦新品种最成功的范例。“丰产3号”的育成开拓了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的第一例,20世纪70年代最大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矮丰3号”的育成推动了国家小麦种植矮化育种的发展,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半矮秆品种,为中国小麦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育成的“西农881”等品种开创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兼抗赤霉病育种成功的先例,已在陕西关中地区推广种植。这一系列开创性成果的取得,是赵洪璋教授潜心钻研、开拓进取、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别具一格,实践中形成精湛实用的育种技术体系

赵洪璋教授不仅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优良小麦品种,还在长期育种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精湛实用的育种技术体系。在赵洪璋教授看来,生态学也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性状形成离不开光温、水肥等生态因素,光温、水肥也是塑造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外部条件。

育种家要以适应性为链条,将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后代选择、品种利用等环节贯穿起来,使育成品种的综合性状能够在性状—个体—群体—农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显示其协调性。他强调,品种的突破首先来自育种目标的“突破”。要以综合育种目标为核心,全面贯彻四条选择原则的育种策略:一是抓住重点目标,要善于确定最重要的目标性状作为重中之重,一旦明确就抓住不放;二是逐段综合选择,目标性状选择要落实到各个生育阶段,以上阶段入选材料为基础,逐段累加目标性状,既注意性状之间的协调性,又注意性状本身的时空变化;三是累代系统考虑,注意性状在上下代的关系和表现,发挥系谱法前后参照、多代累加比较的优越性;四是辩证灵活处理,不同组合既有统一标准,又有不同要求。选择时要按目标性状主次、遗传特点、代数早晚、群体大小等掌握适当强度。

扎根基层,通过亲身调查实验解决科研实际问题

赵洪璋教授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开门见山、讲求实效,群众也乐于和他交朋友。他常常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不在纸上做文章,通过实际调查走访,根据经验解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在“碧蚂1号”的试种示范中,他经常向当地的农民老伯请教种庄稼技术,征询生产用种意见,并同他们一起种试验田,在与务农人员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评价和推荐生产品种时,不论是谁家品种,只要经过试验和实地考察,凡是表现突出的,他就竭力推荐,发现不足时也明确指出;对自己的品种则更加严格要求,优点说透,缺点讲明,让群众在实践中自己做出评定。他常说:“按科学办事,凭事实讲话,上不欺瞒领导,下不欺骗群众,这是为人做事的起码准则。”

庄巧生先生曾经讲到,1950年第一次条锈病大流行时,在全国小麦锈病防治会议上初次相识以来,彼此在业务上接触逐渐增多,相互了解切磋也日渐加深,对于他从碧蚂1号“一鸣惊人”以后,小麦育种工作蒸蒸日上,成效卓著,一直到晚年孜孜不倦,力求在关中地区育成能兼抗赤霉病的新品种等发展历程和业绩,历历在目,甚为敬佩。

赵洪璋教授亲身诠释着“西农精神”,在他身上看到了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透过赵洪璋教授,可以看到“诚朴勇毅”的西农人。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谱好新华章、奏好奋进曲。

注:本文根据庄巧生院士1996年为《赵洪璋教授生平》一书序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