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志|一位明代公务员的曲折人生


徐显卿,明穆宗时期进士。曾参与修订《明神宗实录》,官至吏部侍郎。万历十七年(1589年)因遭劾,三次上书请求退休,就此罢官。作为一名不是很有知名度的官员,他的事迹却凭一本名为《徐显卿宦迹图》的画册而传世。


孤儒闻慕:显卿12岁时,母亲去世。夜晚他和父亲睡觉时,听到有人进入房内,父亲则在梦中吼叫。询问后得知,是母亲显灵来看望他们父子。
神占启户:徐显卿18岁时,在参加童子试之前和兄长前往江东庙求签,灯烛将尽之时,殿门突然自动打开,似有神明暗中相助。
郡尊折节:25岁的显卿准备参加应天府乡试,追求更高的功名,却因父亲突然病逝而搁置。
鹿鸣彻歌:父亲去世六年后,徐显卿已经31岁,又重新参加应天府的乡试,并考中了举人。
琼林登第:乡试第二年,徐显卿考中了进士。
中秘读书:紧接着,徐显卿受到明穆宗赏识,作为入选进士之一,被钦点进入翰林院。图为他在文渊阁阅读藏书。
承明应制:隆庆四年,徐显卿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先后参与纂修《明穆宗实录》《明世宗实录》等。图中他正在史馆内工作。
危舟免难:隆庆六年,36岁的徐显卿放假回乡。期间他为友人送丧,行船途中突遭雷电飓风,幸亏遇到一艘大粮船路过,才和仆人保住性命。
棘院秉衡:38岁时,徐显卿参与批改科举试卷;47岁时,他再次参与会试阅卷,并主持武举会试。图为明代贡院考试。
圣佑已疾:万历九年,徐显卿生重病。一日他梦到自己赤身在孔陵大殿,衍圣公来拜见他,又遇老少二妇人,被强令吃下煮熟的茄子。醒来后,香味仍在口舌。没过两天,他的病就好了。
国师正席:万历十二年(1584年),48岁的徐显卿被推举为国子监祭酒(从四品)。
旋魂再起:徐显卿任国子监祭酒后,不需要朝参,开始倾力治疗顽疾。起初患处大溃,浑身冰冷,盖着棉被貂裘也不管用。随后室内围上芦席避光,连续几天不吃不喝。让人惊奇的是,徐显卿又挺过了此关,身体再次康复,回太学视事。
日直讲读:万历十三年(1585年),徐显卿担任明神宗日讲官,每日在文华殿后穿堂讲读。
玉堂视篆:一年后,徐显卿被升为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又恰逢其五十诞辰,可谓“荣福双至”。画中徐显卿坐在翰林院堂上,看着下属在公文上盖印。宋代之后翰林院被称为“玉堂”,翰林院印文用篆体,这正是本章名称的由来。
幽陇沾恩:万历十五年(1587年)初,《大明会典》编纂完成,徐显卿获加恩升俸一级,并追封祖父、父亲为通议大夫,祖母、母亲赠为太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