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珂等大批主播“回归” 斗鱼做了什么?

3月1日,离开了斗鱼两年多的周二珂回归斗鱼,与二珂回归相伴随的是,传闻中斗鱼的另外一个元老级主播卡卡也将于近日回归。

“回归”似乎正在成为斗鱼的一个标签,在周二珂之前,包括洞主、狗哥、牛小蘑菇等主播均是离开了斗鱼了之后又选择回到斗鱼,这在主播们频繁跳槽的游戏直播产业并不常见,甚至可以说独此一家。

而这种正在持续发酵的现象某种意义上为斗鱼即将到来的IPO做了强大的背书--斗鱼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吸附效应。

一、主播为什么要回归?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主播们为什么再离开斗鱼之后会选择回归斗鱼?

我们以周二珂为例,在离开斗鱼之前,周二珂的人气并不低,当时她与斗鱼的另外三位主播,陈一发、冯提莫、大表姐并成为“斗鱼F4”,是斗鱼女主播当中最顶级的存在,甚至在F4当中,周二珂隐隐都是排名第一的存在。

也就是说,周二珂在离开斗鱼之后的发展与留在斗鱼的两位主播冯提莫、陈一发相比,并不好。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众多离开斗鱼的主播都面临的问题,比如当年斗鱼最火的炉石区的几位主播,安德罗尼、秋日等人,他们在离开斗鱼之后同样人气大幅下滑。

比如安德罗尼,传闻中当年他被虎牙以3年1亿的价格挖走,但后期的发展上似乎由于未达到平台所要求的人气,现在的的合约金仅为500万。

而伴随安德罗尼等人的离开,斗鱼的炉石区当年一众在安德罗尼等大主播阴影之下的主播却成功上位,狗贼,啦啦啦等人替代了离开的人,在201711月份的主播排行榜上,斗鱼在炉石区的TOP20当中占据了13位。

当年选择离开,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高额的签约金,比如上文所说的安德罗尼,3年1亿的签约价格不是谁都能拒绝的,而现在选择回归是为了不断下滑的人气和整个职业生涯做考虑,毕竟竭泽而渔这样的道理谁都懂,这句话或许便是现如今不断发生回归潮的最大原因。

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直播平台之间跳槽成风的这几年,我们发现发生大规模回流现象的似乎只有斗鱼。

二,为什么只有斗鱼会形成这样的回归潮?

将2014年斗鱼正式独立开始算作中国游戏直播的起点,当下中国游戏直播产业已经发展了4年。用4年的时间,斗鱼跑到了这个产业当之无愧的第一,而这个第一背后更加引人深思的是,目前的斗鱼的地位是否已经稳固了?

一直以来,行业对于游戏直播都存在一个看法,那就是这个产业只要砸钱挖顶级主播就可以迅速的拉起流量,向行业的领先者发起挑战。

这个看法一度伴随着熊猫、全民TV在2015年底,2016年初的搅局看看做是正确的,但到今天我们发现这是错的。

砸钱挖主播的模式能够迅速的拉动流量,但流量似乎并不能被保留,往往发生的事情是被挖来的主播在初期隐隐带动了一个平台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主播的流量也在流逝。

现在的游戏直播产业需要砸钱,但是砸钱之外,一个平台的内在运营也被拉到了同样的高度,砸钱撬动流量的同时,如何用运营将流量保留,将用户真正的圈到自己的平台,这就是斗鱼为什么会形成主播回流的原因,因为斗鱼在流量的运营上,已经形成了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壁垒。

我们同样以两位主播为例,一个是从企鹅跳槽到斗鱼的张大仙,一个是从触手跳槽至斗鱼再跳槽到虎牙的孤影。

这是最为之间的流量对比,借助斗鱼张大仙实现了真正的飞跃,而孤影则在虎牙并未实现成长,甚至隐隐有下滑的趋势。

平台之间对于流量的运营从中可以看得很明显的看到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斗鱼会发生回归潮的原因,因为斗鱼可以帮助主播们在影响力上更上一层楼,对于跳槽到斗鱼的主播,斗鱼可以帮你放大足够的影响,将你原有流量保持的同时,反哺平台的流量,但反之离开的主播会面临一开始带走核心用户,但由于加盟的平台对于流量运营的忽视从而造成用户的离开。

三、斗鱼是如何运营流量的?

实际上,与其它平台不同的是,一直以来斗鱼的核心发展思维就是两手抓,一方面依靠外部的主播带动流量的上涨,这在早期尤为明显,在今天依旧存在如近期斗鱼就引入了周淑怡、骚白等顶级主播,在去年也引入了如张大仙、嗨氏这样的顶级主播。

而在这之外,另外一方面斗鱼的重点则是在内容运营上下足了功夫,这是当下斗鱼的重点。那么到底斗鱼是如何运营流量的?

总结去看,就是尽可能满足用户对于直播的全方位的需求,让用户尽可能长时间的停留于自身的平台。

比如在引进主播上,较为明显的是斗鱼所做的是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在这个思维下张大仙、嗨氏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直以来,斗鱼强在PC端游戏上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LOL、DOTA2等项目上,斗鱼有着绝对的统治力,然而在移动端上斗鱼的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2017年王者荣耀的火爆,斗鱼并未能提前进行布局。

但是,伴随着张大仙、嗨氏等人的加盟,斗鱼补足了这一环,而且在今年斗鱼还在继续补充这一矩阵,骚白的加盟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之外,笔者发现从游戏品类的多样性上去看,斗鱼是花了最大力度去做的。

就在前段时间,YY和前DOTA2职业选手Pis关于直播内容的风波袭来,YY引进Pis,但是随后要求Pis只能播吃鸡,但是Pis不同样,于是双方并未能签约合约。

YY的做法是跟随当下最主流,流量最大的项目,这对于直播平台的利益而言无可指责,但是Pis对于DOTA2的感情,对于他的粉丝的感情也没有错。

然而,我们所忘记的是无论是热门还是偏门项目,总是有用户去看的,这一点上斗鱼做的就不错。在一些当下较为冷门的项目上,我们发现斗鱼的布局同样具备很强的深度,如星际争霸、魔兽争霸、守望先锋等等。

这同样是为了让用户尽可能长时间停留于自身平台的一种做法,因为对于一个用户而言,他并不是只看一个游戏内容,一个主播,用户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比如某个用户的确现在是吃鸡的忠实用户,但他之前或许是玩DOTA2的,吃鸡这样的主流游戏他会看,但他也想看DOTA2。

以多样性的内容去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需求,这是斗鱼在运营流量上的另外一手,这方面目前只有斗鱼看到了,一些偏门的项目或许不赚钱,或许总流量不大,但是它可以让用户将时间尽可能的停留,最后再进行深度上的转化,将流量截留。

另外斗鱼还在依靠自身去举办一些赛事,如《绝地求生》的黄金大奖赛,以及于最近开始的包含了《英雄联盟》、《绝地求生》、《DOTA2》、《魔兽争霸III》等电竞项目的DSL超级联赛。

而赛事的多样性同样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因为电竞游戏本身,赛事永远是最核心的枢纽。

从这些我们看到,实际上对于斗鱼而言,它对于内容的重视是远超其它平台的,而这则又反馈到了用户的积聚。从而使得斗鱼平台产生了主播和用户最为良好的互动,斗鱼可以为主播提供最大的用户基数使得主播的影响力剧增,而主播们则可以为斗鱼提供内容最为全面的多样性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样的背景之下,主播的回流是不难解释的,因为离开的主播会意识到,斗鱼才是最好的直播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