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讲民俗、赏古画、做手工,感悟传统文化的雅与美

近年来,国学方兴未艾。但国学启蒙似乎有“狭义化”的教育趋势,从三字经到千字文,从古诗到论语,记诵经典成了单一化的手段。殊不知,国学本身就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传统经典,还蕴含着琴棋书画的人文根基。

所以,国学启蒙,不仅仅要背诵经典,还应包括对传统艺术的审美塑造,对文化习俗的感同身受。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以各种民俗事象为基本要素构成的,都是先人社会生活在文化层面升华的结晶,所以,也正是小朋友们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

这个端午节,Touchbox小创客带着小朋友,讲民俗,赏古画,一起看看古人如何过端午,一起来做亲子手工,用心感受自己我们文化中的雅与美。

赛龙舟

民俗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特色民俗活动。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龙舟竞渡之寓意,被《史记》所肯定,以至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各地民间一项重要的端午节俗活动。

古画

《龙舟竞渡图》为唐代李昭道所绘。这位画家擅长青绿山水,他的父亲也是大画家,被世人称为“大李将军”和“小李将军”。父子二人的山水画创作,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以他们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派,和盛唐以后兴起的水墨山水,为晚唐五代山水画的成熟,准备了较为充分的条件。

通过画中的建筑判断,画中的情景当为宫廷中欢度端午的场面。华丽的宫廷楼阁位于画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远景为青绿的山峦。画面中,人小如豆却清晰可辨,所绘龙舟也生动有趣,灵动飘逸。

明代郑重的《龙舟竞渡图》,继承了唐代“大小李将军”华美的青绿山水画风,描绘端午时节南方湖区景象。画面整体气韵瑞丽生动,敷彩勾勒工丽细致,具有明代工笔绘画构图布局灵动、画面充满动感、人物细节精致、风俗情景生动写实的特征。

其实,赛龙舟早已有之,而且也不限于端午。大家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定不陌生,描绘的是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市)清明时节的热闹景象,而这幅《金明争标图》则是画家描绘的汴京城中金明水池龙舟赛的场景。

每年三月,皇帝赐令开放著名的御苑之一金明池,并与士庶共观龙舟争标,郊游赏玩,“争标赐宴”成为京城一大盛事。这幅千年古画,正向我们展示了繁华胜境中一场激烈的龙舟赛。

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其两侧各有五艘小龙舟,每船头各立军校一名,舞旗招引,舟中桨手则奋力划棹,向前方标杆冲去。画面中各龙舟左突右进的空间安排,营造出争标的激烈、刺激与紧张气氛。

龙舟赛的盛况,还被宋代孟元老将记录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到了元代,界画大师王振鹏根据此书创作出《龙舟竞渡图》。

画中也描绘了水鞦韆、水傀儡等水戏活动,还能看到龙舟竞赛的终点线-标竿。

借由此画,我们一睹龙舟的细节,大小龙舟,还有形似鳅鱼的小船。

创意做龙舟

看到这里,小朋友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做一艘威武华丽的大龙舟?折纸加少量材料就可以实现哟!

每一步,先折出船身。

第二步,再进行船身和龙头的装饰。

第三步,安装上船浆,就大功告成了!

端午粽子

民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子,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又叫"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古画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幅《裹角黍》是清代画家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册》全套八幅之一,分别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每开均以隶书题写画名,并以行书对画作加以注释,以便读者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此幅正是五月五小朋友参与包粽子的场面。一个小朋友蹲在浸糯米的木盆旁,似乎在求问什么,一旁则是洗好的粽叶;另两个小朋友则在帮忙包粽子,有一个个子小一点的,要踩上了小凳子才够得到桌面,虽是背影,却能感受出他们兴致盎然,和长者的一点无奈与好笑。原来古代的小朋友,每到大人们劳作时,也是“越帮越忙”啊!

齐白石的一幅《粽子》中,以浓淡赭色,用大笔涂出一个个的三角形,再以浓墨画系粽的绳草,红色的荔枝,樱桃,正是端午的时令水果,鲜艳的色彩与粽子形成对比;切开的盐蛋,朱磦色的蛋黄使满幅生辉。整幅画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包传统粽子啦

包粽子,在小朋友的眼中,大概算是最好玩的手工了吧!快来看看,你家的粽子是哪一种?

牛角粽在广东的河源等地比较流行,尖尖的像极了牛角,粽子古代的时候叫做“角黍”,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个品种了。

三角粽的形状比较好看而且特别,可以制作成甜、咸两种口味,蛋黄、叉烧、蜜枣都是不错的馅料。

北方四角粽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个头不是很大,为斜四角形,多以小枣、豆沙做馅,也可以适当放一些果脯蜜饯等。当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后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宝塔粽子主要是广东地区的特色粽子,体型庞大,可以说是粽子中的霸王粽,由于可以装非常多的东西,因此也形成了甜和咸两种口味。甜馅主要是豆沙,而咸馅则是用腌制好的鸡肉或者猪肉来做。

南方四角粽,主要是以咸味粽为最大的特色,馅料相当丰富,可以是腌肉、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海米、栗子等。

长粽子,这种粽子多见广西等地,一般用粽叶包裹,粽叶非常宽大,像芭蕉叶一般,这样可以在其中放入丰富的馅心,之后用绳子捆绑,形状虽然一般,但味道绝美。

悬艾人,挂菖蒲,佩香囊

民俗

农历五月在古时民间称为“恶日”或“毒日”。由于夏至到来,气温陡升,虫虐恣肆,各种病菌衍生繁殖,妇女儿童以及体弱者容易染疾。人们为捱过这段难熬的日子,便想出悬艾人,挂菖蒲,佩香囊等多种方式,大量使用具有驱虫解毒功效的植物,祛病驱邪。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虽然是一种民俗,但也不失为一类预防瘟疫的方法,并寄托着人们辟邪的心愿。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之功效。每至端午节,人们将新采的艾条插于门楣上,或将艾草捆扎为似人似虎的形状,称为“艾人”、“艾虎”,悬挂在屋檐下,或置于屋中,以驱虫避邪。

小朋友,则在端午节佩戴香囊,避邪驱瘟,也是好玩好看的小装饰。香囊是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樟脑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或结成一串,或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古画

《悬艾人》也是清代《端阳故事图册》全套八幅之一,描绘的正是端午节的情景。一个红衣衫的小朋友,手握蒲扇,旁边两个身着夏衣的大人,似乎在教小朋友指认刚刚挂好的艾人,非常生动有趣。

清代任颐的《端午图》,则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将与端午习俗有关的常见植物,以新颖构图表现出来,用笔用色讲究韵味和富有文人趣味。

给家人做个香囊吧

巧手妈妈们,也可以买些芳香类的植物或中草药,和小朋友一起,自已动手做香囊。

首先,下载打印模板,裁剪成下图的形状,固定好挂绳和对应挂穗,再按标识线折叠,包成香囊。

收集一些艾草或在药店买些常见的芳香类植物,放入香囊。最后,用彩线缠于外表做装饰。

系彩丝

民俗

五彩缕,又叫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

在古代,端午节的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趁孩子熟睡之时,在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彩缕。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端午节戴的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这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就可以,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的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也有一种说法说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带来一年的好运。

古画

《端阳故事图册》中的这幅《系采丝》描绘的正是系五彩丝线的情景。

一起做个幸运五彩绳

自制五彩缕也不难,先编小辫,再打中国结,就可以啦!

除了上述这么保留至今的端午传统习俗,古画还向我们描绘了很多非常有趣但时至今日,已不太常见的端午节日游戏。

射粉团

射粉团是一种唐代宫廷端午游戏。粉团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每到端午节,人们用小弓射粉团,粉团滑腻而难射中,射粉团成了宫中盛行的游戏。

养鸲鹆(qúyù)

鸲鹆其实就是俗称的鹦鹉。古人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从汉武帝开始,端午赐枭羹给百官食用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枭被认为是一种恶鸟,在端午节这一天赐大臣枭羹,其政治象征意义是驱逐恶人、奸臣。

通过古画,了解了这么多端午节的习俗,再来看苏轼这首关于端午节的词(“天中节”乃端午节之别称)。

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里面的“虎符缠臂”,“门前艾蒲青翠”,“粽叶香飘十里”,“天淡纸鸢舞”,“龙舟争渡”等,是不是一下子变的很容易理解,也仿佛有了一幅幅的画面在眼前?

上片,是扑面而来的民俗风景: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从庆祝端午,到感怀屈原悲苦仇怨,咏今叹古,这首词的意境一唱三叹,如同神来之笔。

通常,我们读过的东西,特别是初读,多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而已;对美的体验,不外乎是浅显的韵律美。只有在情景的启发下,如绘画,如民俗,如经历,产生共情,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含义。

诗词,绘画,民俗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融会贯通,在 "共情"中真正“读懂”,才会感悟世俗百态中艺术提炼出的雅与美,才能认同淡泊宁静的人文情怀。

带着小朋友,在我们的日常与节日中,多多接受各种优质传统文化的熏陶,慢慢体会,开启真正的国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