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海洋气候的十渡风景区


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十渡风景区是中国国家AAAA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并授牌。


古代的拒马河水很大,河上不能架桥,每拐一个大弯进一个村庄就有一个渡口,在一渡至十渡20千米内共有10个弯,也就有10个渡口,十渡也就由此而得名。
十渡风景名胜区景区实用面积301平方千米,是北京市最大的自然风景区;东起一渡村,西至大沙地,北到三清洞,南至高粱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最宽处25公里。
景区海拔点大洼尖1210.8米,次高点牛角山1176.94米,最低点是张坊84.2米;十渡镇最低点是五渡,海拔135米。
约在18.5-10.5亿年期间,在地质上称为中元古代,本区当时为强烈沉降带,是广阔的海洋环境。
十渡风景名胜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1.2度,年平均降水量687.5毫米;这里气候宜人,水质良好,由于拒马河穿境而过,所以空气相对湿度大,大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数一级标准。
十渡风景区是大清河支流拒马河切割太行山脉北端而形成的一条河谷,全程约20公里。由于在历史上这条河谷中一共有十个渡过拒马河的摆渡渡口,故而得名“十渡”。现在公路已经修入河谷,这十处渡口早已改建为漫水桥没有真正的渡口了,但是十渡的名字却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