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探祕俄亞—行攝於香巴拉 感悟古老的東巴文化

木里藏族自治縣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自治民族,包括彝、漢、蒙古、納西等21個民族的自治縣,是全國僅有的兩個藏族自治縣之一,

從西昌出發。途經瀘沽湖。翻越獅子山。經前所進入木里藏族自治縣的屋腳鄉。

在屋腳吃過午飯。途經依吉鄉。

山崖上的藏居

木亞公路邊上藏民居。

俄亞大村處於雲川兩省麗江、 中甸、 寧蒗、 稻城、 木裡5縣的交界處、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 金沙江、無量河、龍打河環繞,真正是"雞鳴兩省五縣"。那是一片古老神奇充滿了誘惑的聖地,美國籍奧地利科學家約瑟夫·洛克曾三次走進去,把那片土地稱為世上一處沒有人知曉的仙景勝地。

  它們依舊保存著古老的習俗,固守著自己的生活節奏。洛克在遊記中提到的水洛村和俄亞大村,曾經實行著"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婚俗形式。

  俄亞是個納西族古寨,有世界罕見的蜂窩狀建築群。在這裡,各戶房屋縱橫交錯,彼此相連,鱗次櫛比,遠遠看上去形似蜂巢,十分壯觀。

東巴文化是納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東巴文化指納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於東巴教而得名,已1000多年的歷史。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等。

納西族姑娘古馬拿出家裡最好的美食。盛情款待我們一行,這裡特別推薦俄亞納西特色美食"臭魚湯"。名不副實。特鮮特香。而且還純天然。

木裡大寺位於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境內,距西昌市300多公里,距縣城約100公里,曾是康巴藏區規模最大的格魯派寺廟之一,在藏區具有特殊的地位。

該寺始建於公元1656年,仿拉薩哲蚌寺的格局奠基並主持修建。經過三百多年的不斷擴建、維修,木裡大寺成為一個佔地面積八萬餘平方米的宏偉建築群體。寺院規模日趨隆盛,佛殿林立,僧舍櫛比,而且寶相莊嚴、僧人云集、名僧輩出、佛事興隆,即有顯宗學院,又有密宗講修部,遂成顯密雙備之寺。由此木裡大寺名聞遐邇,盛極一時。

五月十九日。木裡最豪華的酒店。和諧大酒店開業。

木里長海(又名寸冬海子)位於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城西北部康塢牧場與牙馬氈村之間的深山之中。木里長海海拔3630米,為高原淡水湖泊,長約2000米,寬約1300米,深約5米,湖水面積約3平方公里。它融山、海、花、木為一體,有"高原明珠"之美譽。

海子四面環山,山上森林密茂,古木參天。寸冬海子屬高原積水湖泊,湖水清澈透底,湖面波光粼粼,山環抱著湖水,湖水倒影著山峰,形成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觀。湖畔綠草如茵,牛羊成群。每年春天來臨,山巒湖畔,百花盛開,爭奇鬥豔,奼紫嫣紅,恰似錦毯鋪地。最多的是杜鵑花,還有野牡丹、雪蓮花、酥油花等等,使整個寸冬海子周圍變成了花的海洋。夏天,連綿降雨,湖水上漲,湖水依然清澈。

木里藏族自治縣尼薩扎嘎生態農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藏香豬繁育養殖基地。

在木裡縣後所鄉呷古村建設完成一座佔地5682平米的藏香豬繁育養殖基地。其中藏香豬育成房,48個單位欄,總面積4032平方米,飼料房300平方米,辦公用房670平方米,消毒室50平方米,儲糞池500平方米,更衣室50平方米,藥房80平方米。存欄藏香豬300餘頭;並與貧困居民簽訂合作養殖協議,發展合作養殖基地。年出欄100頭以上。

木里藏族自治縣尼薩扎嘎生態農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羊肚菌種植基地。公司2016-2017年在博科鄉洛納村前山組、後所鄉巖裡村建設有兩個羊肚菌種植基地,種植面積170餘畝。2017-2018年採用"公司+貧困戶"的模式,在項腳鄉與農共建"木里美味羊肚菌基地"98畝,在後所鄉巖裡村新村移民搬遷點與農共建羊肚菌基地117畝。年產羊肚菌幹品3噸以上。

從2003年以來,公司董事長羅天朝先生先後向木裡貧困鄉(鎮)中心校、分校捐資達2244800元。2003年,木裡縣後所鄉呷古村舊房裝修拆遷中,為重建呷古村希望小學捐資22萬,並向希望小學先後贊助經費4800元。2010年,擴建呷古村小學捐資200萬元,2011年12月,通過工商聯向該縣克爾鄉小學和依吉鄉小學捐款2萬元,購置禦寒物資給貧困學生。

(據中國涼山 彝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