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不待,來日並不方長

歡迎點擊上方“撿拾光陰的碎片”關注我們!

親不待,來日並不方長

席慕容說:"在生命裡,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犯錯,那所有應該做而沒有做的,逐日侵蝕沉澱之後,貯滿淚水,就成為遺憾湖,那所有不該做而又做了的,層層堆積重疊之後,暗影聳然,就成為悔恨山。"

紅塵深處,我們流放時間同時也被時間流放。如果時光倒流,可以重來,我願放下一切可有可無的牽絆,虛頭八腦的浮躁,好好陪伴阿婆變老,直到生命的盡頭。

江南總是和雨脫不了干係的,尤其是煙花三月煙柳儂儂的穀雨前後。淅淅瀝瀝的春雨溫柔細膩、纏綿悱惻又帶著淡淡的憂傷飄逸的詩意,下的極有表情,空氣中氤氳著迷霧,陰沉、憂鬱起來。

遠方的山被雨水洗刷得幾近鮮翠,腳下的石板路光亮如一條青河。把人的思緒拉的好長好長……在這樣一個煙雲繚繞水天一色的雨夜,怎不讓我思緒萬千?陳年舊事突然一下子鮮活起來,在我溼漉漉的心裡澎漲著洶湧著脹得生疼……

記憶中的小巷,逼仄又綿長,一條青石鋪就的石板路蜿蜒曲折伸向遠方。江南的小弄大都古樸而恬靜的,不高不矮的圍牆擋在那條小巷的兩邊,斑斑駁駁的苔痕,牆上掛著一串串蒼翠欲滴的藤蘿,簡直像古樸的屏風。

偶爾幾枝嬌豔的海棠,娉娉婷婷,從牆頭殷勤地搖曳紅袖,探出身來極有韻味。就是這個窄窄小小的巷子,夢裡無數次的魂牽夢縈!我和阿婆在此度過了最最幸福的童年時光。它囊括了我對兒時快樂的所有美好想象。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巷口拐口就是江南小城的主幹道大街,對面是糖煙一部,城裡最大的一家副食商店。舅舅經常抱著我去買零食,一塊馬蹄酥,一包核桃酥或者綠豆糕。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點心了,也不知道糧票是怎麼來的。買這些需要一兩糧票的。

千頭萬緒該從何說起呢?事實上我和阿婆並沒有血緣關係。休完產假要上班了,孩子卻沒人帶,媽媽很是著急。單位裡的託兒所自然是捨不得放在那裡的,兩個阿姨帶幾十個孩子,哪管的過來?

這時候阿婆出現了!阿婆是媽媽單位同事,為人熱忱善良,家就住在單位旁邊的三元坊巷,這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初見阿婆時,阿婆年紀並不大:苗條欣長的身材,圓圓的臉龐,齊耳短髮微微有點自來卷,皮膚白皙細膩的驚人。雖說江南女子大都皮膚潤澤水嫩,但像她這樣沒有一點瑕疵白的發亮的卻真是難得。直到九十多歲離世時臉上也還是沒有一顆老年斑!

而我也很喜歡這個笑起來眼睛彎彎像兩個月牙的中年女人,所以說緣分就是,不早不晚,恰恰剛好。就這樣,我在阿婆家一呆就是五六年。

阿婆一生養育了六個孩子,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已長大成人,最小的阿蔚阿姨也大我十幾歲呢!於是乎粉雕玉琢的我就集所有寵愛於一身,過著公主般幸福的生活

阿婆的家在三元坊巷一號,前後幾進深,住著幾十戶人家。阿婆家在最北面,門朝南,大院裡有一口水井,井水甘甜清澈,幾十戶人家的生活用水都是它。

阿婆是個勤勞賢惠的能幹女人,家裡孩子多,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幹活,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到阿公和孩子們陸續起床,熱騰騰的早飯已香氣撲鼻地放在桌上,衣服也一件件晾在竹衣竿上,窗明几淨地上一塵不染。

阿公是武漢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那個年代知識越多越反動,加上家裡的成份不好(阿公的父親是個資本家),就被下放到菜場監督勞動。

雖然如此,阿公對孩子們的教育一向是嚴格的,家裡從聽不到大聲喧譁,偶爾發生爭執阿公嚴厲地瞥一眼也就噤聲了。即使經濟不寬裕,孩子們走出去也是清清爽爽衣著整潔。鄰里鄰居都知道沈家的孩子是最有教養的。

阿婆的飯做的極好,這是大門裡眾所周知的。那是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吃飯,除了滿足人的果腹需求,再也乏善可陳。然而,阿婆卻不這麼認為,即使是粗茶淡飯,她也要變著花樣讓它活色生香。在她的人生哲理中,任何困難左右不過一頓飯而已。

我無數次地在夢中重溫兒時的生活印記,那溫馨窄小的小廚房,炊煙裊裊的煙囪,散發著誘人香氣的大鐵鍋,阿婆忙碌的身影,昏黃的燈光,一道道樸素又美味的佳餚從這裡穿過窄窄的過堂送到堂屋,一家做飯,香溢滿院兒……

阿公每天回家要喝個兩口老酒,阿婆隨時準備幾小碟搭酒菜,通常是油爆花生米涼拌海蜇皮香薰小魚乾老滷豬耳朵,到夏季也會添兩個爽口的涼拌菜。這個時候孩子們是不準上桌的,只有我例外。我倚在阿公身上,阿公一邊和阿婆聊著家常一邊時不時挾口菜餵我嘴裡。

春天野菜香,田野地頭開的滿地都是,不消片刻就輕輕鬆鬆半籃子,馬蘭淖水與香乾涼拌,野芹菜放少許油清炒,紅花郎菊花腦噴點料酒灑點白糖比葷菜還鮮美……小河裡的螺螄是不要錢的,清明前後最為肥美,加點醬油放把蔥爆炒鮮香撲鼻。

夏日炎炎似流火,阿婆早早地醬好兩大罐的甜麵醬,清早起來煮上一大鍋綠豆粥。家裡孩子多,口糧肯定是不夠的,鄉下買的山芋玉米南瓜蒸熟,山芋一半搭粥,一半切片曬乾。

秋風掃過菊花黃,大雁展翅飛南方。秋天的麻雀最肥嫩,小舅舅就時常打一些麻雀回來,如果不多就紅燒,如果足夠多就油煎再糖醋浸汁。那滋味難以形容,幾十年之後都無法忘懷!

冬日大雪紛飛,轉眼新年又要到,這也是阿婆最忙的時候了!年糕糰子饅頭餛飩,每樣的量都很大,要吃一個正月呢。泡菜羅卜幹醃菜各做一百斤,特別爽口做少了沒多久就見底了。

那記憶深處的炊煙恰似一首況味雋永的歌謠,唱出的是最原始而古樸的風景。我在這樣愛的滋養下一天天長大,直到七歲,上小學的年齡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阿婆家。

阿婆和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在我的生命裡卻一直扮演著祖母的角色(我的祖母在我父親小時候就故去了,我從未見過。)。我對她的感情甚至親過了母親,我和她分享我的一切秘密:考試失利啦,媽媽偏心弟弟了,哪個同學很討厭啊……包括我的戀愛。

每個週末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我可以回到阿婆家,在那裡住一個晚上。阿婆會拿出家裡最好的吃食來招待我,給我打牙祭。一週一次,雷打不動。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度過了小學中學大學,直至工作。

工作後尤其是結婚後,生活頓時忙碌起來。各種忙!忙於整理生活的一地雞毛,忙於城市鋼筋水泥間穿梭不息,忙於埋頭苦幹奔前程,忙於周旋票子車子房子……回阿婆家就變得越來越稀疏,一月一次幾月一次一年一次,到後來竟是幾年一次!

柏拉圖說:"愛到分才顯珍貴,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擁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實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貴的。"真的,總覺得來日方長,有的是時間和機會。直到有一天,阿姨哽咽著打電話說,阿婆走了,走之前一直盼望著見我一面。

悔恨交加的淚水刷地一下就奔湧而出!然而,再痛徹心扉的呼喚也喚不回離去的背影了……這時我才想起,當年嬰兒的我如今已是中年,推斷上去,阿婆應該九十多歲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柏拉圖)最難消受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人生就是一場單程旅行,沒有後悔的餘地。來日並不方長,生命的盡頭是輕煙!有些事情,一旦錯過就是終身遺憾。所以,珍惜當下,想去什麼地方就去,想見什麼人就見吧!